谈小学高段作文教学的“立意”

儿童资源网

谈小学高段作文教学的“立意”

  二、晴天霹雳说结构

  小学作文训练是一个自主、多元、个性释放的过程,而教师在学生作文过程中,不仅仅是引领者,更是学生思维阻塞时的清道夫,是晴天里突然出的一个霹雳,让学生血脉为之偾张。好的提纲是好作文的前提。

  冰糖葫芦竹签穿

  写关于环保的文章,从脉络里找到文章的中心,比如上课时候课堂飞进一只小鸟,孩子们的眼睛都被小鸟牵引。于是请孩子告诉我:小鸟从哪里来的,你想对它说什么?孩子们展开讨论,最后得出了小鸟从大自然里来,我们应该珍爱动物,保护动物,也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还有孩子提出了生命的课题,这只小鸟现在在教室里,生命多么的脆弱,从小鸟身上我们也要学会珍惜生命。于是得出了一条小鸟——大自然——生命——保护生命的脉络,最终让孩子体会到环保的重要性。这比任何古板的说教都要具体生动得多。

  2、上天入地我都行

  写关于感恩的文章,情是主线, 孩子的思维面对情这个问题,大多局限在亲情和友情,当出现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自主研讨,除了人,还有哪些事物有情。还相机播放了歌曲〈绿叶对根的情意〉,这下孩子的思维开阔了。天有太阳,给我温暖,于我有情,地坚实,给我住所,于我有情。至于小草小花,雨露和风,都是有情的。与人,自身之间,皆有情的传递,思维的开阔是为了学生更好的理清思路,明晰结构。感恩父母,是孝人伦,感恩天地,是敬造化。由小见大,扩展了孩子的心。

  3、时间长河慢徜徉

  到了高段,写童年生活的文章渐多了,似乎每篇文章都是靠回忆的点滴况味延伸而来。拉开记忆的窗帘,有那么多的事摆放在那里,如何选择,如何分配主次。记忆要深刻,事件要具体,且要有针对和代表性。能展示一个时间段的精神风貌,还要注意和别人不一样,写出自己的个性来。把觉得有趣且可写的事罗列出来,一一筛选,自己确定谁走谁留,这不仅是在筛选事件本身,也让那些生活的点滴在心里又走了一回。回忆过去,抒写过去的目的,是为了从今天延伸开去的未来走得更稳。

  三、 云淡风情话思绪

  “凡作文发意,第一番来者,陈言也,扫去不用;第二番来者,正语也,停止不可用;第三番来者,精意也,方可用。”这句话出自元代戴师初老先生之口,是说。

  凡是写文章之前立意之时,首先想到的一本都是其他人早就用过的陈年旧事,于是不予考虑;然后再次思索到的,是人们正在使用的耳熟能详的事,于是也不予考虑;然后再次思索得出的文章立意,就是精益求精的新观点,这时才能够开始作文章。这样的句子无疑告诉我们,思绪于立意的用处,多思,善思,这些都是写好作文的前提条件。学生在写作时,少的不是作文的时间,而是思考得出真知的时间。

  乱是学生作文第一劣处,前后倒置,分不清主次,常常是前语未尽,后言已开。往往让观者茫然不知所措,不知究竟在写什么,写到哪里了。乱的成因是思考时间太少,匆忙下笔,少了分析时间,少了把文章题目或者要求通读理解的时间,那又如何会有好作文。

  作为教师,每次作文让学生把题目,以及题目要求的意思读清楚,读明白,书上的作文要把作文要求读出来,并且请学生自己分析要求讲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讲。把思考的空间多一点留给学生,我以为作文时间,想一定要有相当重的比例,在读要求时,教师启发学生想,在学生回答时,注意其他学生是否有思考,在解决问题后,是否能思考新的问题的产生。让作文成为一项活动,一项于思考有益的活动,而不仅仅是为了写一篇文章。思绪开朗了,看清楚作文究竟要求写什么,进而分析自己当如何写,这样一篇好文章才成为可能。

  综上,作文教学的路,可谓是“悠久”,可惟有让作文的天空,无论晴雨,都能让学生觉得每天都是好天气,方能让这条路“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