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到了。我找到了自己的坐标,我就像那匹被蒙上眼睛的赛马,不被周围环境左右,为自己奔跑,做我自己。
【点评】
这是一篇颇有内涵的议论性散文。文章开篇不俗,排比句式形象有力,立论鲜明。接着从两个方面阐述为自己奔跑的信心和决心。作者精心选材,正反对比,着意妙用,极有说服力地论证了文章的中心论点,具有理性的深度和较高的文化内涵。文章思路清晰,条理清楚,材料丰富,中心突出。时学过的材料熟练运用,尤其值得学习。
踉随目己
储秋实
尼采说:“不要跟随我,跟随你自已。”——题记
北国的深秋,万物开始凋谢,朔风阵阵,红叶飘零。一声嘹亮的啼哭,划破秋的寂静,一个非凡的生命降临人世。一位富商的家中,多了几分繁忙,多了几分喜悦。他就是李叔同,后来的弘一大师。早年严格的家教,使他成为一名绅士,少年完善的教育使他成为文人,自己的勤奋又使他成为画家。青年时,他远渡重洋到日本留学,并在日本娶妻生子。这时的他,可谓达到完美。人间凡是想得到的优点他几乎都拥有:高大帅气,诗文书画,珍宝钱财,应有尽有,而且家庭和睦。
真是这样一个人,在一个极其普通的夜晚,只身前往杭州一家寺庙遁入空门,法号:演者。
这时的他已经是享誉国内外的著名画家。
他的家人何朋友都来劝他还俗,但都被拒绝。有人问他为什么要出家,他只是淡然答道:“我想来就来了。”这句话令多少人震惊。在现今的世界上让多少人能够“心不为形役”?世俗的世界上让多少饮食男女承担了欲望的负载。他却轻松地从中走出,让人感叹也让人敬佩。
当时的国画大师金智勇对他的行为也不理解,并亲自到杭州看他。而他的问答却是:“我能做到最好,所以我就选择了。”
此后的他一心钻研佛法,足不出户,终于成了佛学专家,被人们尊称为弘一法师。
这是一次世俗与心灵的交战,这也是一次“心”和“形”的较量。
人定时分,独自侧倚栏杆,回看历史长河,人生只不过是转瞬而逝的浪花。自己的一生应由自己掌握,无需受世俗左右。在短暂的一生中,让自己的灵魂做主,即使在风烛残年之时也不会有悔恨一生的虚度。正如公元4世纪时的荷马,他处在一个迷茫的时代,当时没有人知道未来是什么样的社会。人们纵酒欢歌;而荷马却在人劳的喧词中。跟随自己的灵魂,独自寒窗。沥血,青灯走笔,为自已奔跑,用灵魂铸造了《荷马史诗》,同时也铸就了自己不朽的名声。
跟随自己,为自己舞跑,抵制物欲的袭击,使心不为形役。即使自己不能成为圣人;只要心中有了圣人的目标,在别人眼里,你也将成为一位圣者。
【点评】
本文材料典型、新颖。作者深谙弘一法师的人生经历。这应该说得益于阅读的积累和思考。惟其熟悉,才能得心应手地运用;惟其思考,才能如此自由地表达。文章重点记述了弘一法师为自己奔跑的心路历程,但叉不囿于所选材料,结尾再联系诗人荷马,深化了对文章中心的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