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怎样教好孩子学会“写作”

儿童资源网

应怎样教好孩子学会“写作”

  一、首先要让学生自己想写作文

  丰富写作源泉,似乎是作家的事。其实,小学生作文同样需要解决源泉的问题。没有“源”,哪里有“流”?小学生作文说到底,是要让孩子用自己手中的笔,写孩子心中想说的话。倘若无话可说,再详尽的指导,也无济于事。孩子的阅历浅,他们的认识是从身边、从周围世界开始的。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在许多小学生并没有真正从课业负担的重压下解放出来,课余生活单调、枯燥,使孩子远离社会,远离田野山庄。而小学生作文就是要“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因此作文教学密切结合孩子生活更显得必要。让孩子接触社会,投入大自然的怀抱。把孩子带到思维与语言的活的源头,获取丰富的写作题材。

  二、其次要让学生自己写作文

  为了孩子作文,老师煞费苦心。每次作文之前,帮着学生审题、帮着学生选材、帮着学生列提纲,大多数老师还都亲自写范文,课上读给学生听。 儿童作文是一项创造性很强的作业,离开孩子自己的思维活动,就不可能有属于孩子自己的习作。因此作前指导贵在启导,拓宽思路,给孩子留下各自的思维空间。从发展儿童创新能力的高度看,这尤为重要。我以为作前指导一定要跳出从审题立题、写作提纲到如何开头结尾,这种重写作技巧的框子里跳出来,打破数十年来呆板、划一、没有个性的作文教学的格局,构建拓展思路,着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崭新的小学作文教学模式。 应该看到小学生作文,是孩子认识世界、独立思考的结果。应该放手让孩子自己去选材,去构思。在构思的过程中,更要着力引导孩子在叙述中展开联想和想象,这是通过作文教学培养儿童创新能力的有力一着。这似乎是要求高了,其实在绝大多数作文练习中,却是轻而易举的。不难想象,以拓宽思路,着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作文教学新模式,必然会给小学生作文教学带来生机,带来活力。

  三、要让学生写“有的写的作文” 近年来有些好转。

  以前,小学作文基本上是命题作文,老师习惯于出题目,学生只得“遵命而作”,这就很难写出孩子的内心世界,写出他们的所思所想,所喜所爱。试想,作为教师的我们自己,如果面前作一位航天专家,而我们又是规定只能料航天问题,大概我们的教师也只能做“采访”的工作。孩子生活在各个不同的家庭,每个孩子的处境,不尽相同。而一个题目,要使每个孩子都经历过,也确是很难的。孩子随意编造,也就难以避免。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就要让孩子的笔,写出自己心里想说、高兴说的话,就必须打破“命题作文”的一统天下,驱散“八股文”的阴影。

  现在不少老师注意让孩子进行半命题作文,这可以说是小学作文教学的一大进步。那就是给学生设置一个相对统一的时空,让孩子自己选取熟悉的题材,自己命题给自己写。例如《我学会了XX》《我喜欢XX》《一场XX比赛》写你熟悉的花草树木,并根据它的特点,自己命题这样就给孩子留下了空间,孩子习作有了一定的自由度,有了自主权。这就很容易激起孩子的相关回忆,激起表达的欲望,进而学会选取自己有得写、好写、高兴写的题材。这是孩子写好作文的重要前提。 总之,小学生作文,要让孩子用自己手中的笔,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这是小学生作文万变不离其宗的一条基本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