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同学都想“下笔如有神”,都想写得一手好文章,可是怎样才能使自己才思敏捷,文采四溢呢?那就要认真学习,总结规律,下面向同学们介绍一些写出好作文的规律。
(一)、练好作文基本功
同学们要想写好作文,从小就要扎扎实实地练好作文基本功。怎样练好作文基本功呢?做生活的有心人, 多读书。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少年时熟读一些好文章,可以经久不忘,也可以学到一些作文的方法。鲁迅先生说:“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鲁迅先生还主张“广博”,除了阅读文学书以外,还要适当阅读一些历史、地里和科学技术方面的书籍,以增长知识,扩大视野。读书,还要养成认真的习惯,不要走马观花,不求甚解,应该努力做到读一本书有一本书的收获。
多练笔。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现在,有不少同学开学写观察日记,做读书笔记,这很好,应该坚持下去。已故作家老舍告诫我们:“要打好基础,第一步就要学会‘记’,每天记一件事。”最好的窍门就是‘每天必写’、‘天天拿笔’,哪怕是写几十个字也好。
”习惯养成之后,虽不记,也能抓住要点了,这样日积月累,你肚子里的东西就多了起来”。不练,不写,手就生;多练,多写,熟就能生巧。
多思考。老舍先生说:“读一篇文章,读完要仔细想想。会写文章的人,他用一个字就能顶几个字,他会找一个顶合适的字来用。读文章的时候,只念一念,不仔细想一想,是体会不到它的好处的。”读作文要想,写作文也要想,拿起笔就写,结果不是下笔千言就离题万里,就是写了几句就写不下去,只好“挤牙膏”,想一句,写一句,东拉西扯,这样的作文怎样写好呢?多思才能出智慧,多思才能把作文写深刻,多联想才能把作文写生动。
多修改。修改是写作的重要一环。如果把写作文比作生产一种产品,那么,修改就是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有人说,好作文是改出来的,这话有道理。一篇作文,什么地方需要改,什么地方不需要改,要从实际出发,认真地把已经写出来的作文从立意、选材、篇章结构、语言文字、标点符号等多方面进行增、删、改,使作文更完美、更周密、更准确地反映客观实际。同学们初学写作文,更应该养成认真修改的习惯。
(二)、学会观察生活
观察生活要尽量做到准确、细致、透彻,不要走马观花,浮光留影。鲁迅先生说:“对于任何事物,不许观察准确、透彻,才好下笔。”比如说,人们高兴的时候要笑,伤心的时候要哭,这是人之常情,可是有时候也有特别的情况,至深的悲痛常无眼泪,极大的欢乐却往往是热泪盈眶。就说“笑”吧,也有各种各样的笑,如哄堂大笑,捧腹大笑,嫣然一笑,掩口而笑……表示友好、亲切的微笑,表示敌意、轻蔑的冷笑。你都看准确了吗?理解透彻了吗?
观察生活要善于抓住特点。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说:“对你所要表现的东西,要长时间很注意地的观察它,以便发现别人没有发现过的和没有写过的特点。”比如说,写人,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就必须注意观察人的活动,观察人所在的环境的特征的变化。
观察生活还要善于思考。把观察到的感性的东西,上升到理性的东西,由表及里地认识,由此及彼地联想,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有深度。
(三)、学会审题
小学毕业升学考试作文,一般也是命题作文。既然是依题作文,就要学会审题。题目的意思搞清楚了,作文就能切合题意。
审清对象。当老师出题以后,先不要急于下笔,应该先仔细地看看题目,确切理解题目的要求。是写人,还是记事;是写景,还是状物;是日记,还是书信;是实用文,还是想象文……这些弄清楚了,作文就有了基本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