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如何写出事件的波澜

儿童资源网

记叙文如何写出事件的波澜

  下面看一个例子。

  《让座》

  我站在无轨电车里,身旁有个老大娘,两只手扶着椅背,也是站着。旁边的座位上却大模大样地坐着一个15岁上下的小伙子。他使劲盯着窗外,仿佛生平头一回见到这辆无轨电车沿途经过的街道似的。

  我开口对老大娘说话了,其实是说给那个麻木不仁的小伙子听的。

  “唉,现在的年轻人可真缺乏教养!”

  “说的是啊,说的是啊,”老大娘点了点头,“就是没有教养嘛!”

  “学校里是怎样教他们的?!”

  “说的就是嘛,学校里是怎么教他们的?”老大娘同意我的说法。

  “大概他们的父母也是这种没教养的人。”我瞪着那小伙子说,可他却无动于衷。

  “有什么样的爸爸,就有什么样的儿子。”老大娘叹着气说。

  “真不像话!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坐着,却让老太太站在那里!”我的声音已经很高了。

  老大娘一会儿看着我,一会儿又看着那个小伙子。

  “喂,你这小青年,”我终于忍不住碰他的肩膀,“说你呢,还不给老人让座!”

  “你拽这孩子干什么?”老大娘突然冲我嚷起来,“你回家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好了,我的孙子你可别管!”

  这篇微型小说深得突转法的神韵:

  顺势层层铺垫,结尾着力突转,情节发展出人意料。一般而言,读者以为小说的主旨在鞭挞年轻人缺乏教养,呼唤传统美德的回归;但读到最后,才知道文章的目的是讽刺老太太对社会公德缺乏深恶痛绝,对自己的儿孙却纵容娇惯,使得文章更有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