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的作文言之有序

儿童资源网

让你的作文言之有序

  我之发现花未眠,大概也是由于我独自住在旅馆里,凌晨四时就醒来的缘故吧。

  作者登山意外“发现海棠花未眠”,这是“现象”,这一现象自然成了全文的起点和联想的缘起。“我大吃一惊”是感受,仅属感性认识;而后有了理性的一点感悟:“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感受到的美却是有限的。”由此联想到画家雷诺和米开朗基罗关于艺术与生命的言论,表明了为美“要活下去”的感想;紧接着是对美的理性思考:“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这是需要反复陶冶的”。这一思考引发了作者的广泛联想,如凝视插花、观赏画中花(当然不限于画花的画)、狗的形象、京都的晚霞引发的联想和发现岚山的美等,从多角度、多方面审美体验来不断强化作者的感悟。最后,文章联想回归并点题,照应开头。

  文章容量大,感悟深,但思路清晰,这源于联想思维过程完善。对中学生而言,这种结构是不难学的。如下面这篇学生作文就是一篇完整的联想结构的范例,注意结合文中划线语句和提示,领会这种结构的特点。

  淡

  宁静的夜里,冷月伴着清风,把自己稀疏的冷影镶入平静碧绿的湖面。带上一把散发着木质清香的摇椅,挟着一本朱自清的散文,揣着一颗寂静而闲适的心,去到湖边细细品味这无垠的月韵。——生活,应该是这样。(生活现象及生活感受,联想起点)

  记得有人说过,温一壶月光下酒,这似乎让我闻到了那壶清雅的酒香,一丝淡淡的飘絮,如风如丝般滑过我的鼻息。这样恬静淡雅的生活,正是我所向往的。它有诗人般梦幻的思绪,清水般淳朴的幽雅,还有那夏日午后阳光滑过窗帘的悠闲……(联想、想象描述)

  淡,并不是一种乏味,真正能体味的人,能从中品出比酸甜苦辣更完美的人生滋味。生活中芬芳的美酒便是从淡淡的点滴中酝酿出来的。早上起床后,桌上放着的一杯余温尚存的牛奶,那是母爱贮存已久的香膏,一经散发,便不可停止。寒冷的冬天,朋友送来的一双温暖的手套,那是友谊在冬日暖阳下绽放的一丝微笑……不要以为生活非要个性的精彩和繁杂的缤纷才变得充实。淡淡的,像中国山水墨画中那渗透的点滴意蕴,也会隽丽秀美。(理性思考点题,结合生活现象联想强化)

  我想,中国的茶道也许在这方面做了最好的诠释。源远流长的中国茶文化,追溯到古代的陆羽,这其中有一种味道,它就叫——家。他泡的茶,清香四溢,淡雅恒久,似乎远处飘来的渺茫的箫声……人们想,这样的意味常会给人以家的温暖感觉。其实生活也正如此,淡淡的,味道会更美妙持久……(进一步联想,通过“茶文化”强化“淡”的历史文化意韵)

  人们常说,平平淡淡才是真。只有在淡淡的生活中,才能细心聆听大自然的心声,并从中得到心灵的自由,真正地感悟到生命的真谛。古时有多少文人墨客便是怀着几丝淡淡的愁绪,在苍穹中的月光中,吟出了千古佳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原只是生活中一幅空灵的山水画,却被诗人写得意韵深长。看来,平淡的生活,同样是心灵充实、智慧闪光的源泉。(理性思考,并通过文人生活的联想再次强化“淡”的意韵)

  又是一个宁谧的夜晚,清风伴着冷月,用纤细的手抚过碧绿平静的湖面,荡开一圈圈细细的涟漪。脑海中飘散着肖邦美妙的小夜曲,同样怀着宁静的心,去品味淡淡的意韵荡来的丝丝香味……(生活现象重现,联想回归)

  淡淡的生活,隽永的人生。(再一次点题强化)

  在历年高考作文中,最实用也最易掌握的论证型结构实际上就是这种联想型结构的变式。论证型结构适合于社会性、思想性话题,如“生命与尊严”“自由”“欲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