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话题作文写作指导——“实力与凭借”

儿童资源网

2010年高考话题作文写作指导——“实力与凭借”

  经验告诉我们,在这一类作文的审题立意中,似乎存在一个规律,那就是,采取与多数人可能所选择的不同的观点,更有可能异军突起,置之死地而后生,可以更好地展示考生的视野、胸襟、创意乃至文采。这就是说,平时思维比较灵活、开放、敏锐,知识面比较开阔,而又不那么“循规蹈矩”的学生,在这类话题作文中更容易出奇制胜。在辩论赛中,反方更容易胜出。去年江西省二选一的作文题:语文,我心中的一泓清泉/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考场上选前一道作文题的较多。但事实上,有思辩能力的学生应该选第二个题目。语文教师只要回忆一下平时的写作训练就知道了。2004年我为九江市命过一道以“奢侈”为话题作文,结果,多数考生根据以往的教育熏陶和舆论导向,纷纷选择否定“奢侈”的立场,容易写得千人一面。但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选择肯定“奢侈”,会显得新颖、前卫,甚至更有说服力。比如许多商品,如彩电、手机等等,在一二十年以前,是何等奢侈的东西,如果没有部分消费者引领潮流,如果国家没有对这些“奢侈品”提前作好生产计划或引进生产设备,如果在舆论导向上一味反对“奢侈消费”,片面鼓吹“艰苦奋斗”,那将是多大的失策!至于从经济角度看问题,流行、时尚、奢侈品的研发,带来产品升级,鼓励商家竞争,创造更多就业,促进经贸往来,有利于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和谐社会等等,就更不在话下了。

  3、强调实力与凭借的相结合。无论是从个人的发展,还是一个国家自立于民族之林,都离不开提高自身实力的努力和善于凭借各种有利条件并且综合发挥作用,这是我们有目共睹。作文题所提供的材料就涉及了两方面因素。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深刻地证明了这个道理。在改革开放以前的30年,中国人民经过拼死努力,当然取得了辉煌成就,但也付出了过大的代价,经过温格,最后落得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国际红十字会及很多国家政府和民间组织都主动提出人道主义援助计划。但是,当时温格还没有结束,在那个意识形态压倒一切的年代,中国政府拒绝了所有的援助;尔后改革开放30年,通过经济体制改革,综合国力从“濒于崩溃边缘”到“当惊世界殊”,经济快速发展,2003年创造了高于1978年33倍的劳动生产率,2006年,中国的综合国力在世界主要大国中排名第六位,国民经济总规模达到了世界第四;这30年,又是对外开放、加大国际合作、逐渐融入世界的历史。引进外资,吸收国外、境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这是不是“凭借”?过去我们以“既无外债又无内债”而自豪,但实际上“借债”搞建设并不是坏事。这个立意有什么意义?就是既要加倍努力,提高自身的实力,又要善于抓住机遇,利用各种有利条件来发展自己,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关系型作文题,既然包括两个方面,就不应“顾此失彼”,只写一方面,对另一方面毫不涉及。如果写好这类作文,需要掌握一定的辩证法,既要有辩证分析,又要有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