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句只给“感动”下了个宽泛的定义,易于多角度深入阐述,只要安排好紧承的几个观点之间的顺序就可以了。我们可以在上面这个段落后面加上这样的语段:
感动源于对生活的挚爱,源于对生命意义的正确领悟,只有那些对真善美有着本能追求而又情感丰富、细腻的心灵,才善于领悟世界的美好,才会时常被感动的潮水濡湿。对于那些心灵来说,感动是无处不在的。
感动是一种自然的情感流露和表白,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是心灵的滋补剂,是一种有益的洗濯和陶冶。时常体味感动,你的心灵会得到升华。
历史英雄、时代俊杰的事迹激励着,滋润着芸芸众生,使人们纷纷向他们那高尚的灵魂靠近,促进了人格的升华。
在划线句的统帅下,议论条分缕析地展开,对于“感动”的理解逐层深入。
所以做到开门见山固然重要,但也必须谨慎的考虑它与下文的关系,否则只会使自己“下不了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