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指导——积淀、训练、讲评

儿童资源网

写作指导——积淀、训练、讲评

  2、结合学生需求,挖掘潜力,提高效率

  有人说,文章是逼出来的,确实有道理。中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旺盛时期,知识和能力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同一篇作文,要求学生两节课写完,学生两节课内也只能勉强完成,如果要求在半小时内完成,学生也能写好文章,两者相比,显然,后者效率高,我规定学生必须在23分钟内要当场完成作文初稿,再化3──5分钟复读修改,之后20分钟用正楷誊到作文簿上。经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基本上达到了规定要求。由此可见,学生的写作速度有很大的弹性,加大压力,就会增加弹力度,提高作文效率。

  3、激发情感,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我以为,作文除了逼以外,还应能“激”,要善于唤起学生萌动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一次,在报上偶读到这么一则小新闻:大年初五,一位清洁工在整理小区垃圾箱时,发现了一条重约八九斤的大青鱼,这位清洁工闻了闻,没有异味,就挨家挨户问,结果大家都说自己没扔,清洁工要就拿回家吧。等清洁工回家杀鱼时,更让人吃惊的事发生了:里面居然有10000块钱。我就把把这则新闻读给大家听,大家听了这则新闻,议论纷纷,这时,我就因势利导,要求同学想象一下这鱼是谁家的,谁送的,为什么又会扔掉,知道了里面有钱又会怎样,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学的想象力被激活了,纷纷写出精彩的文章。──这样的训练既引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又锻炼了他们的思维活动,使之更加敏捷、灵活。

  三、讲评

  1、教师要做好讲评

  新课程实施以来,很多教师在作文批改中运用学生自评和相互评价的模式,由学生担任批改作文“主角”,希望通过自我评析,对自己的作品再认识、再创造;同时也通过学生间的相互评析,使他们有机会在比较中转换思维角度,既可以发现别人的长处、短处,也能意识到自己的收获和不足。但毋庸置疑,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这种互阅互评只是完成了作文批改中低层次的工作。笔者以为老师还是要上讲评课,如何才能上好讲评课?首先要能找出本次作文的优缺点,特别是全班同学都存在的问题。好的文章,教师大声朗读,让大家共同品味成功之道。对于学生作文的失败之处,教师可以选择有代表性的作文显示在投影片上,引导学生重点读教师的“修改痕迹”,从大到句子的选用,小到标点字词的增删调换入手,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这样写”而不“那样写”的道理,时间一久,学生自然能从中学习到写作的一些基本规律。

  2、还要注重作文的重写

  作文讲评是为学生指点了思想上的迷津,而作文重写则是在此基础上的质的飞跃。其实,学生对作文中存在的不足、缺陷也有一种“弥补”、“填充”的欲望,因此我们教师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在讲评时要求学生再写一篇或一个片段,以满足学生的这种欲望。那么,是否所有的同学都要求重做呢?答案是否定的。对优秀作文,教师可鼓励学生在原素材基础上再次构思,使学生更深入地悟出写作中“法”;中等及偏下的作文,则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的眉批、评语中指出的不足进一步完善,品尝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写作的浓厚兴趣。而且,这样还加大了练笔量。一次作文学生写两次,不是“原地踏步”,而是“阔步向前”,这样的训练无疑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大有裨益。

  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其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语言表达能力、结构能力、分析能力等等无不在写作中一一体现。因此,我们的语文老师要能够认识到培养孩子们写作能力的重要性,切切实实地去指导学生积淀、训练、讲评,我们的学生的写作能力才会有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