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要注意选取你生活周围的题材。我的家在黑龙江省的偏僻农村,一次,我的一名学生,写了一篇以保护江河水资源为主旨的习作,她写的题材是黄河,假想自己是黄河中的一条鱼。我问她:“你见过黄河吗?”她说:“没有”。我说:“你看,你文章中这两处:一,你的同伴陷在黄河水中的污泥里窒息得快要死了;二,你对同伴说:‘不要伤心,其实我们所有的鱼也都活不了几天了’。我们没有到过黄河去看一看,也不知道这样编起来合不合乎黄河的真实现状,它的合理性必然会受到质疑。我们家就在松花江畔,你与其凭空臆想黄河,为什么不以我们能看得见的松花江为写作题材呢?这样选自你生活周围的题材,才更容易写得合乎真实的情境。也才更具有真实感呀”。
没有去过美国的人,却以美国人的生活为写作题材;没有去过南方的北方人,却以南方为写作题材,这样的情况,都是属于偏离了你自己的生活范围,纵使你才智过人,善于编造,也无论你把情况想像得多么合情合理,终不免会贻笑大方,暴露出虚假的面目罢了。这样的文章,自然很难有真实感可言。
所以说:选你生活中的、身边的题材,也是你记叙文具有真实性的必要条件。
总之:只要我们明白了记叙文“真实”的原理、积累了大量源自真实生活的素材、掌握了使文章真实的写作要领,创作出具有“真实感”的记叙文其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