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要点评:像曹德旺这样热衷于慈善事业的人,才是中国富豪应有的形象,才是中国慈善事业的希望所在。
适用主题:形象、慈善事业、差距、旗帜
八、英雄原来是美人
四川南江县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王瑛去世了。《文汇报》发了长篇报道,还登了她五张照片,其中就有四张服装鲜艳,展现的是一个美丽少妇的形象。文中还有这样的描写:“掐腰小衫,抿在耳后的短发,水杏眼儿,两枚浅浅的酒窝……”这不就是美人么!多年来,似乎有一种不成文的约定:英雄模范一般不写其长相之美,如写男性多写其浓眉大眼或身材高大;若是女性,哪怕她貌若天仙,也不能在这方面下笔。写女性而写其五大三粗,“力拔山兮气盖世”,倒能举出不少例子来。何以如此?也许是怕亵渎了英雄,怕被指有不敬之心吧。这次对王瑛的报道,不但写了她对人民鞠躬尽瘁,还对她的形象作了如此描述。群众不但呼她为“瑛儿”,还敬佩而亲热地叫她“王哥”(只怕在有些人心中这称呼也是犯忌的)。
精要点评:正因了王瑛的美丽,她的故事更显人性化,她的去世也更让我们惋惜和怀念。这不就是美和真实的力量吗?
适用主题:真实的力量、英雄、千人一面、造假、返璞归真
九、刘子歌爱读书
关于在北京奥运会女子200米蝶泳决赛中打破世界纪录的上海选手刘子歌的报道,有个细节值得注意:这位19岁的少女没有手机、没有电脑,一年四季基本上都穿运动服。19岁是一个爱漂亮、追求时尚的年龄。但这一切,距离刘子歌都是那么的遥远。在刘子歌的心里,几乎就只有一样东西,那就是游泳。无论是当年在上海游泳队,还是如今在中国游泳队,刘子歌都是练得最苦的一个人。她每天的训练量达到15公里左右,一年365天,几乎天天如此。刘子歌爱读书,她读《道德经》,对老子的“无为而治”有自己的见解:“无为而治和我平时对待事物的态度很像。我今天得这块金牌,应该也是功到自然成的吧!”
精要点评:对经典著作有独到之见,这也是刘子歌比无数同龄青年的过人之处。
适用主题:专一、刻苦、持之以恒、独立见解、功到自然成
十、最美的天籁
不久前,一位来自加拿大的爵士乐女歌手——戴安娜·克瑞儿在北京展览馆举行音乐会。一首歌曲刚刚结束时,剧场内突然响起一个小孩刺耳的哭闹声,几乎扰乱了所有人的心情。有观众开始小声地议论,也有人担心素来讲究演出质量的克瑞儿会不会将孩子和家长“请”出场外,甚至自己拂袖而去。听到孩子的哭闹声,舞台上的克瑞儿也不禁愣了一下神。但她很快便露出了微笑,一边用眼睛寻找着孩子的位置,一边怜惜地念叨着:“哦,宝贝别哭,是不是演出时间太晚,吵到你睡觉了?”克瑞儿亲切、幽默的话语让现场气氛一下子轻松了很多。更令人们惊讶的是,克瑞儿即兴弹奏出舒伯特的《摇篮曲》,并跟着轻声哼唱起来。顿时,悠扬、舒缓的旋律如行云流水般缭绕在剧场上空。而随着克瑞儿的演奏,那个小孩的哭闹声也逐渐平息下来……
精要点评:克瑞儿用自己的素质化解了尴尬,并把可能出现的不愉快,变成了幽默和爱。什么叫素质?这就是。相信当晚所有的观众,一定会一辈子记住这场音乐会,记住克瑞儿的天籁之音。
适用主题:素养、爱心、化解尴尬、幽默的力量
十一、孙道临的字典
上海徐家汇三角街30号,30多年前的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小录音棚内,正在准备为修改后的大型艺术纪录片《大庆战歌》作后期配制解说词。忽然有人称解说词中有个字恐怕还有些问题,于是配音工作只得中断。有人说大庆石油会战标兵“铁人”王进喜从钻井深处提起的钻杆以及手握把杆的“杆”字该是第三声“gǎn”,该片总导演张骏祥特邀前来配音的表演艺术家孙道临先生却读成了第一声“gān”,大家一时看法不一,为确保准确无误,录音工作只得暂停。
孙道临当时是绝对少数,为说服大家,他立即从那人造革拎包里取出一本翻旧的新华字典,且很快便翻到了“钻杆”的“杆”字,并对围拢来的人们说,较长的木棍如旗杆、电线杆、栏杆等“杆”字应读第一声“gān”;可是较小、较短的木条或像木条的东西,如笔杆儿、烟袋杆儿等才应读第三声“gǎn”。
精要点评:“一本翻旧的新华字典”,以及耐心平实、毫不张扬地讲解,不能不令人对孙道临先生肃然起敬。
适用主题:严谨、精益求精、熟能生巧、敬业、追求
十二、不用“伟大”
“伟大”,在各种文字里都是极好的褒义词。在一篇文章中有几个“伟大”,虽有词藻贫乏之嫌,虽有多得令人发腻之感,但也无伤大雅。如果在百科全书里布满“伟大”,那就不行了。上世纪末,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有几千门,每个学科都是“伟大的”,每个学科里无不有几个学说、几个学派,也都是“伟大的”。不仅如此,在各个学科里,用今日时髦的话说,又有几位领军人物。再加上,中国大百科力主打破了活人不上辞书的戒律。这么一来,已故伟人加在世伟人,那就是一个集团军!
有鉴于此,中国大百科全书首任总编辑姜椿芳同当时的大百科总编委常务副主任于光远,以及副总编阎明复等人商量后,决定向中央打报告,提出在条目的释文中一律不用“伟大”。不论小条目、中条目,还是大条目,都不用。20世纪80年代初,在“伟大”充斥报刊的情况下,告别“伟大”可称“大逆不道”!实际上,慎用“伟大”、少用“伟大”早已是人心所向了。自然,也是党中央之心所向。因此,中央很快批准,同意大百科释文不用“伟大”。
精要点评:“告别伟大”是“思想冲破牢笼”的生动表现,也是破除迷信的光辉范例。
适用主题:突破、人心所向、冲破牢笼、伟大与平凡、告别
十三、“干一行,毁一行”
“你要是自己喝的话,那酒别买高档的。我实话对你说,我们公司高档红酒和普通红酒都是一样的,区别只在包装上。包装豪华就是高档红酒,全是骗冤大头的。”我们常常会听到内行讲类似的话。
这就是俗话的“干一行,毁一行”。有这种习惯的人似乎还真不少。一位做国外知名品牌运动鞋生意的朋友,家产数千万元,从头到脚却找不到一件名牌,还经常劝大家伙儿不要买名牌:“我们就是某某牌运动鞋的生产商,不贴牌子的就是普通鞋,几十元钱一双;贴了牌子的就是名牌鞋,卖到数百上千元。”某作家当年被人曝光“枪手替写事件”,一度炒得沸沸扬扬,读者大都替作家叫屈。后来,有出版业内人士说,那其实是一个高明的推广策划。作家有新书出版,以这种方式来吸引大众的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