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关键之年

儿童资源网

改革关键之年

  在2015年全国两会到来之际,社会各界将再次聚焦党和国家的改革发展大计。本文围绕“四个全面”和大家一起关注全国两会十大看点。

  1、改革关键年,将有哪些关键之举?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早已绘就全面深化改革的宏伟蓝图。自那以后,每一项改革部署、每一个政策举措,都牵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心。

  如果说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那么2015年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改革征程中我们已经迈出了多少步?开局起步的情况究竟如何?同时,关键之年又会有哪些关键之举?将会开出怎样的改革清单,涉哪些险滩、啃哪些硬骨头?2015全国两会上,党的意志将会再次上升为国家意志,全面深化改革蓝图的部分内容,将会再次转变为具体的政府决策。对于改革,我们始终充满期待。

  2、新常态下,GDP增速会下调吗?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5年2月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早在三个月前,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降息”又“降准”,引发社会各界关于中国经济的冷思考、热讨论。

  中国经济“新常态”,不仅意味着对经济增长速度的调整,还蕴含着对经济发展质量的要求。新常态”在2015年会有哪些具体的经济政策体现?特别是“降息”又“降准”后,还会降GDP增速吗?

  3、聚焦“三农”,农村“沉睡的资本”如何活起来?

  2015年中央1号文件发布,连续第十二年聚焦“三农”,意在通过市场化手段,激活被长期压抑的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和农村产权,让农村“沉睡的资本”得以“活”起来。文件提出,必须把农村改革放在突出位置。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开展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稳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

  同时,“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三农”。文件专章部署依法治农,指出必须加快完善农业农村法律体系,同步推进城乡法治建设,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好“三农”工作。

  4、区域协同,会创造哪些发展机遇?

  前不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15年区域经济发展路线图,要重点推进“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区域协同发展”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它究竟会给国家、各地带来哪些发展机遇?

  5、深入反腐,“打虎”“拍蝇”还会有哪些动作?

  “全面从严治党”的号角已经吹响,仅在两年多的时间内,就查处省部级以上贪腐高官80余名,力度前所未有、令人震撼。如何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还会有哪些“大老虎”被揪出,如何真正用制度管住权力,切实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机制,进而将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6、公正司法,冤假错案不再有了吗?

  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专章部署“建设法治中国”之后,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做出了全面、系统、科学的部署。设立巡回法庭、清理执法考核指标、推行司法公开……说到底,这些都是为了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让呼格吉勒图、于英生等冤假错案不再发生。下一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还会有哪些新举措、新亮点?

  7、立法法修改,“红头文件”不再“任性”了吗?

  立法法,一部涉及立法体制、规范立法工作的基本法。根据部署,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将听取和审议立法法修正案草案。在此之前,立法修正案草案已经经历“两审”,多处修改值得再思考。地方立法权真的会扩大吗?“红头文件”得到遏制吗?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