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要题目明白晓畅,不要叫人莫名其妙。题好一半文。题目应当明白晓畅。比如今年浙江高考优秀作文答卷《遗失的童真》《恪守一份童真》《不可失去的赤子之心》《心灵救赎》《世故童颜催人泪》等,题目既包含了观点,又有一定的文学色彩。这些题目的文章,内容与表达都很出彩,都被评为一类文。而像《落星秋》《生活的减法》《学习观》《话梅糖》《半夏》《思维的定式》,这样的题目,鬼知道要说什么。这样题目下的文章,也往往不知在说什么,得到中档的分数都比较难。
四要多用自己独特的语言,不要搬用大话套语。“文革”结束后几十年来,套话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反感与腹诽。套话束缚思想,摧毁创新精神,使人越来越麻木愚蠢。在创造力强盛的国家里,即使在国家领导的讲话中,也很难听到套话。现在,我们国家的领导,讲出一些新鲜的有个性的语言,立刻得到盛赞。国家要强盛,摒弃套话是重要条件之一。现在国家选拔未来的人才,也注重选拔思想自由、精神独立、创新能力强的人。这方面的素质,在作文考试中,就体现在语言方面。得到高分的考场作文,除了内容切题,就是语言有自己的特点,跟别人的不一样。独特的语言确实需要经过长期的独特思考与训练。训练语言比较有效的办法是:尽管掌握了大量的成语典故,也不滥用。成语典故可以帮助我们思考问题时尽快“入门”,但“入了门”之后,要加以拓展与深入挖掘,用自己独有的思维形式表达出来。不要拾人牙慧。尤其不要信手将大话套话拈来。比如“中国特色”“正能量”这样的词语,第一次说出来的人正是运用自己独特语言形式的结果,因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如果从此成千上万人成千上万遍地没完没了地这样说,有思想的人怎么受得了?高考阅卷,一人一天要看数百篇作文,如果老是看到那种用滥了的大话套话,心里怎能不厌烦?面对今年的作文题,有位考生说,他一开始拟题为《持有一颗赤子之心》,后来觉得“赤子之心”被人用得太滥,于是改为《持有一颗孩子般的心》。在我看来,阅卷中看到了那么多的“赤子之心”,看到“孩子般的心”这样与众不同的表述,好感马上增加了。
五要正确立论,不要反弹琵琶。以前话题作文的命题形式,题意往往十分宽泛,甚至是不确定的,只要考生能自圆其说,一般都允许。现在吸取申论优点的新材料作文或曰命意作文,题意是有确定性的。比如今年的浙江题,就要求论述童心早泯现象以及应对措施等,没有反向立意的空间。如果某个考生论述童心早泯是“好的”,“孩子就是要学会‘转弯’”,反题意而写之,如果欲通过高考进入一流高校就读,那可能事与愿违,因作文立论违背命题意图而自食苦果。这样的教训值得吸取。《学会转弯》《多转一弯,就在前面》《时代变动,学会转变》《转弯与翻新》《学会转弯与舍弃》《让思维转个弯》《我们的心在硬化吗?》一类文章层出不穷,正是今年不及格作文比较多的主要原因。当然,在现实生活中,骗子与坏人较多,太单纯的孩子可能会受到更多的伤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媒体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独立思考出来的见解,但那是这个高考作文题之外的事情。你参加这个考试,就必得按命题者的意图“申而论之”,这是考试体文章特点所决定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