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十大热门话题

儿童资源网

2013年十大热门话题

  “改革关键在去利益化。”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如果院士只是学术头衔、学术荣誉,不与学术利益挂钩,年龄和终身制其实不是什么问题。只要学者符合当选的条件,什么时候当选都可以,因为当选之后,他仍然和其他学者一样平等竞争进行学术研究,没有学术特权;同时,终身荣誉也没有问题,因为这就是荣誉而已。”

  NO.3话题:复旦投毒案撕开“校园分裂”伤口

  复旦大学的寝室投毒案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之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大学生因琐事被室友刺死继而令舆论哗然,而就在4月25日,安徽审计学院又出现了一起寝室血案。从清华大学的朱令铊中毒事件,到云南大学的马加爵事件,再到如今的复旦大学寝室投毒案,中国高校接连出现“同室操戈”的寝室悲剧,不得不让人在震惊的同时感叹着“同窗共读,相煎何急!”

  复旦投毒案震惊社会

  4月16日,复旦大学2009级物理系本科生高翔在人人网的状态下写道:“只差一步,3∶42,只看到空荡的SICU25号床。”当天15时23分,28岁的黄洋离开了这个世界,他的父母失去了唯一的儿子。室友为何变仇敌?--“复旦投毒案”开庭直击

  27日,备受瞩目的复旦学生宿舍投毒案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根据被告人林森浩的供述,他与被害人黄洋并无严重冲突,下毒只是愚人节整人的巧合。这个略显荒诞而愚蠢的动机,引来社会舆论一片唏嘘。大学室友,本是彼此青春的美好见证,为何却变成生死两茫茫?复旦投毒案琐事背后的生命追问

  仅仅因为生活琐事就心存不满,最后竟然狠心到用剧毒化合物毒死同学,这样的冷面铁心令人唏嘘。穿透琐事背后,我们不难发现,即便是在高校中,生命教育仍然是个不得不重视的话题。

  NO.4话题:《爸爸去哪儿》火爆荧屏引发亲子育儿大讨论

  湖南卫视热播亲子类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引发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与热议,也让“父亲应该在孩子成长中扮演什么角色”这一话题升温。一份网上调查显示,超八成受访者认为当前社会“父教缺失”现象严重。这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怎样的影响?父亲们到哪里去了?面对“男孩危机”,父亲们该怎么做?

  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热播引发社会关注“父教缺失

  近日,来自网上的一份调查显示,81%的受访者感觉当前社会父教缺失现象普遍。其中,24%的人觉得“非常普遍”。仅19%的人选择“不太普遍”或“不普遍”。超过四成受访者(42%)表示,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母亲”承担了更多的教育责任,而选择“父亲”的人不到两成(17%)。另有39%的人表示教育责任由“父母均担”。由此可见,在当今社会,家庭教育的主力仍是妈妈。70%网友认为好爸爸应该积极参与家庭教育。

  近日,新浪网调查发现,70%的网友认为好爸爸应该积极参与家庭教育。记者采访发现,大多数家庭都面临着父亲参与家庭教育不够的情况。专家认为,父亲的家庭角色不可替代,在成为父亲前就要做好准备,忙碌不是借口,而家庭教育的原则性问题父母应该一致。爸爸,请别走得太远。

  父爱长时间、经常性的缺席,对中国孩子未来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视。在亲子交流中,父亲的教育往往更偏重于生存能力、抗挫能力与社会责任,偏重于对孩子坚毅、果敢、顽强的性格培养。在充满女性气息的成长环境中,孩子们聪明、用功、敏感,但是,走出爸爸关切的视野,离开爸爸的引领,远离了游泳、滑雪、爬山、远足、野外穿越等男子汉的游戏,很可能不容易养成独立、坚忍、责任意识和迎接挑战、战胜苦难的意志品质。这样长大的孩子们,岂能担当大任。

  NO.5话题:英语教育回归社会化中高考改革弱化英语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