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
51、人必先自爱也,然后人爱诸;人必先自敬也,然后人敬诸。——扬雄《法言-君子》
52、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53、轻诺必寡信。——《老子》
54、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山木》
55、宽则得众。——《论语·阳货》
5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57、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
58、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白居易
59、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60、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61、临难毋苟免。——《礼记·曲礼上》
6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63、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覯《易论第九》
64、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管子》
65、和以处众,宽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林逋《省心录》
6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6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68、记己有耻。——《论语·子路》
69、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孟子·离娄上》
70、见利思义。——《论语·宪问》
71、见善则迁,见过则改。《周易》
7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7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74、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老子》
75、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76、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礼记-中庸》
77、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卜居》
78、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79、单者易折,众则难摧。——崔鸿《三十国春秋·西秦录》
80、独柯不成树,独树不成林。——北朝乐府民歌
81、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
82、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孟子·尽心上》
83、夫妇和而后家道成。——《幼学琼林·夫妇》
84、夫人必知礼然后恭敬,恭敬然后尊让。——《管子-五辅》
85、父慈而教。——《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86、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87、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88、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89、改过不吝。——《尚书·仲虺(huǐ)之诰》
90、改身之过,迁(发扬)身之善,谓之"修身"。——颜元《颜习斋先生言行录》
91、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
92、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93、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94、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95、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96、君子义以为质,得义则重,失义则轻,由义为荣,背义为辱。——陆九渊《与郭邦逸》
97、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98、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资治通鉴》
99、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黄鹤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