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甲型流感美国表现相当宽松似乎理由有二。一是美国人从经济的角度出发,保护刚刚有所恢复的因金融危机把带来的伤害。实事求是讲其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宽松”的代价,受伤的却是更多的“普通的民众”。二是美国是十分推崇个人自由的。在美国,人们视医学隔离为侵犯人权的一种行为。讲人权、讲自由没有错。问题在于,何谓真正的人权,真正的自由?其实,保护人权与对传染患者实行医学隔离是两码事。在防控传染病期间,保护人权,首先就要保护公众的身体健康。离开保护公众身体健康安全,谈人权是毫无意义的。
正如世界卫生组织驻中国代表处新闻官陈蔚云所述:甲型流感作为一种新病毒,没有人能确切地知道它的毒性到底有多强,传播途径到底是怎样的,所以,在它被研究清楚之前,采取任何能想得到的防控措施都是可以理解的,现在说反应过度为时尚早。众所周知,对于甲型流感防控工作,“控”是被动应对,“防”才是主动战术,如果将应对甲型流感比作一场战争的话,“防”则有可能取得战略上的有利位置。
美国“只灭不防”的教训,警示世人: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面前,我们的心态可以“放松”,但是措施绝不能“宽松”!
甲型流感疫情防火的中国和灭火的美国
因为曾经遭受过非典肆虐的缘故,北京对流行病毒的危害有着切肤之痛,所以对于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有着深刻的认识。自4月30日启动应急预案后,所有相关资源系统——卫生、检疫、旅游、公安……全部迅速在程序上运行,北京用行动“编织”了一张严密的防御大网严阵以待,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这本来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没成想,却惹来大洋彼岸的美国官员的各种无端的指责: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中国问题专家李成说:“中国需要避免过度反应。”美国塞顿霍尔大学全球卫生问题研究中心主任黄延中说:“中国现在采取的行动表明,它未能区分致命性病毒与可传染性病毒的不同之处。”美国言行一致,相当宽松地面对甲型H1N1流感,尽管他与甲型H1N1流感的发源地墨西哥只有一邻之隔。不仅如此,美国媒体还得意洋洋地称,美国采取的措施是“只灭火不防火”。
美国“只灭火不防火”固然大大得益于其发达的免疫防疫与医疗救治体系,同时也有综合因素的平衡,包括面对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与衰退的经济形势;而且,美国是个小政府大社会的结构,各个州都有自己的法律,美国政府不能任意对各州发号施令,这种行政无奈加剧了新型甲型H1N1流感在美国全国的爆发流行,使之成为世界上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最大输出国,祸及全球。
指责中国“防卫过度”的美国很快就在甲型H1N1流感面前演出了一场滑稽剧:先是美国一些官员官对世卫组织对新型流感的举措提出“过度防卫”的“置疑”,倡导要“放松”。接着美国卫生疾控部门断然取消疑似案例统计,称疑似病例统计没有意义;然后纽约市长彭博公开声称,戴口罩是“不必要的”……一系列举措之后,我们看到了什么呢?看到了在墨西哥爆发的甲型H1N1流感在美国达到高潮,美国的确诊病例在5月下旬就超过了墨西哥,成为全球头号疫情感染国。甲型H1N1流感在充分表现自己强大的传播能力的同时,狠狠地给了美国的“宽松”政策一个教训。
我们知道,甲型流感是一种新型的病毒,没有人能确切地知道它的毒性到底有多强,传播途径到底是怎样的,所以,在它被研究清楚之前,采取任何能想得到的防控措施都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正如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所说的那样:“我们并不是在过分夸大疫情,但如果因为我失误了而未做准备,那么我就是失败的。我宁愿过度准备,也不愿不准备。”对于防护疫情,“灭”是被动应对,“防”才能占据主动,如果将应对甲型流感比作一场战争的话,只有先“防”好,才可能取得战略上的有利位置。
面对疫情,北京所采取的防控措施利己利人,不仅保证了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而且也赢得了世界的尊重。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认为,疫情暴发后,中国政府发挥了强有力的领导作用,防控措施积极有力。该组织驻中国代表韩卓升也认为,中国的反应是“正确”且“透明”的。这一切都证明,北京“过度防卫”不仅是应该的,也是必要的。
【链接素材】
美国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差异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她包含一个民族长期积累形成的深层的心理积淀。说到两个民族思想与行为的不同,如果透过现象看本质,实际上就是两种文化的不同。由于文化的不同,会产生思维模式的不同;由于思维模式的不同,又会产生行为方式和社会关系的不同。就像两个不同的根系,会生长出两棵不同的大树一样。中国与美国无论在哪一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要理解这些差异,首先要理解中美两国文化方面的差异。中、美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中、美文化的几个特性之上。
一、中国文化的古老性与美国文化的现代化
中国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这古老的岁月本身就具有无尽的财富,文化也同名胜古迹一样,时间愈久远,便愈具有无以伦比的价值。然而她也像一棵千年古树,一方面根深蒂固,枝繁叶茂;一方面又含有一些枯枝败叶。中国的先哲们给后人留下了丰美的历史宝藏,也留下了沉重的历史包袱。你望着这棵遮天蔽日的参天大树,你会为她的苍劲美丽而折服,你也会想象有多少岁月神奇的秘密蕴藏其中。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深深植根在中国这片土地之上的,她已不可能被移植,中国的一切现代文明都只能在这棵大树上进行嫁接而成;考虑中国的任何事情,都离不开历史这个无形的手对现实的影响。中国的社会关系也就好比这棵大树的根系,树越古老,根系越繁杂。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形成的理论基础,对中国的社会关系具有不可抗拒的影响。
而美国只有两百年的历史,美国的文化,是一群现代人,按照现代人的意志和思维模式构建起来的一座现代文明的宫殿。美国人没有丰富的历史宝藏可挖掘,但也没有沉重的历史包袱去承受,美国人完全在按现代人的需要去创造科学,创造财富,创造民主的社会制度。美国的人际关系也是按现代人的标准建立起来的。美国发达的商业文化、科学技术是其现代文化的突出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