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水比冷水结冰快,这是坦桑尼亚中学生姆佩姆巴首先发现的。
一次在学校里,姆佩姆巴在牛奶里加了糖,准备做冰淇淋。如果等热牛奶凉后再放入冰箱。他恐怕别的同学把冰箱占满,遂把热牛奶塞了进去。令人惊奇的是,姆佩姆巴的热牛奶比别的同学的冷牛奶结冰要快得多。他的这一重要发现,当时不过被老师和同学们当成笑料而已。
姆佩姆巴不顾人们耻笑,求教于达累斯萨拉姆大学物理教授奥斯博尔内博士。奥斯博尔内做了同样实验,证实这种现象确实存在。此后,世界上很多科学杂志刊登了这一发现,并命名为“姆佩姆巴效应”。
对于与众不同的看法,不要予以讥笑,应该用科学的方法去证明对错;说不定某个被多数人认为谬论的东西,还是一个响当当的真理呢!
论述提示:
1、可以论述探究事物须保持好奇之心,才能从“无”中发现“有”。
2、可以论述敏感于异常。剖解于特例。科学发现要多问“为什么”。
3、可以论述不能耻笑与众不同的看法,“谬误”中常常包含着真理。
●遇难的“山鹰”与“冒险”的女孩
2002年8月。北京大学山鹰社在攀登海拔7292米的希夏邦马峰时,有5名队员不幸遇难于雪崩中。
北京大学山鹰社是一个以攀岩与登山为宗旨的学生社团。其社训是:“存鹰之心于高远,取鹰之志而凌云,习鹰之性以涉险,融鹰之神在山巅”。他们征服过不少高,也碰到过危情。1999年8月在攀登四川的雪宝顶时。21岁的周慧霞就不幸失事。这次一下牺牲了5名青年学子,更引起了全国的哗然。有人认为,不能把生命当儿戏,没有完备救援、充分安全的探险等于冒险。有人反诘,周密保护的探险还叫探险吗?冒险的意义就是挑战、征服,就是精神力量的体现。而有一个登山爱好者则说,这只是一种爱好,一种玩的方式,跟玩摄影、赏花鸟、听音乐一样,我选择,我喜欢,没什么崇高可言,不必注入多少“民族大义”。
●法国小女孩蒂皮,却有着另外一种“冒险”故事。
作为野生动物摄影师的女儿,蒂皮出生在纳米比亚,并在草原上长到10岁。由于她的天真与“野”,她和许多野生动物成了朋友。一只小狮子经常与她一起玩,第二年长大了仍然来找她玩。——只20岁的大象与蒂皮熟了,蒂皮一招手就俯下身让她骑上去,鼻子还在她头上擦来擦去。一只豹子跟蒂皮散步时碰到一个黑孩子,孩子吓得猛跑豹子追上去抓伤孩子,见了血的野兽更加狂躁,但蒂皮几声喝叫居然救了孩子的命。蒂皮敢抚摸狒狒,与鳄鱼游泳。前不久,蒂皮写的一本书《我的野生动物朋友》在中国发行。她的父亲专门到北京作了讲演,用一张张幻灯片再现了这些只有在童话才可能出现的情节。而蒂皮则在书中说:“动物好斗,是因为它们要保护自己。保护孩子或者自己的地盘。动物跟人不一样,人常常连自己都不知道怎么会这么凶。动物有一点就满足了,而人总想得到更多的东西。”这本书实在值得一读。
论述提示:
1、可以论述心存高远,志在凌云,探险精神是人类的心灵财富。
2、可以论述探险不等于盲目冒险,过分宣扬易生负面效果。
3、可以论述人与其他生命应和谐相处,创造生态奇迹。
●小鸡们的寓言与“鳄鱼争鸭”
不久前,就在中国,有一个老母鸡孵出了一窝小鸡。
老母鸡除了领着小鸡们寻找食物之外,还要管小鸡们的教育问题。
老母鸡有一套自己的哲学。它常说:做鸡必须善良,只要有一颗好心,就必然会有好报。老母鸡教导小鸡的时候,小鸡们总是不停地点头称是。
这窝小鸡中,有一只金黄色的鸡小姐,老母鸡经常夸它聪明,它背诵老母鸡的哲学语录也最为卖力。老母鸡每次抽查考试,它都得第一,还经常得到了上面的表扬。老母鸡感到十分高兴。
有一天下午,一只凶恶的老鹰来叼小鸡了,巨大的翅膀在地上投下了可怕的阴影。老母鸡张开翅膀四处奔跑,组织小鸡们躲藏。可是,就在这个时候,偏偏是那只鸡小姐被老鹰吓坏了,当老母鸡要救它时,已经来不及了。老鹰一个俯冲,就把它给叼走了。
这个悲惨的事件,对老母鸡和小鸡们都产生了巨大的震动。小鸡们开始反思老母鸡传授的那套哲学,对从前老母鸡百般呵护称赞却又遇害的鸡小姐的行为,也颇有微词。老母鸡也非常后悔。它痛恨自己平时只做正面宣传,没有告诫小鸡们:阳光下潜伏着的罪恶,随时都可能现出原形。
●安徽合肥市消遥津公园有一个“鳄鱼争鸭”的观赏节目:扔在水面几只惊呆了的鸭子,几只鳄鱼冲了过去,顷刻之问。鸭子被撕成了碎片,水面上纷乱的羽毛和血污在旋涡里打转。在东北“虎林园”,也有老虎扑食活牛的节目。有人气愤地说:“这种血淋淋的节目怎么能公开表演呢?太残忍了,怎么能让小孩看呢?”而另一些观众则认为:“自然界本身就是弱肉强食的,让孩子看到世界本来的面目是件好事,我们平时教育孩子总是将真善美展示给他们,总是将不好的一面对孩子封锁,这是教育的最大误区。”
论述提示:
1、可以论述善心应该得好报。但是不能忽视防止邪恶。
2、可以论述教育不能单纯偏窄,只做正面宣传。
3、可以论述认识生存危机,生活艰险。才能有效应对各种不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