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2009年度诺贝尔和平奖授予美国总统奥巴马

儿童资源网

作文素材:2009年度诺贝尔和平奖授予美国总统奥巴马

  鄙人一直对诺贝尔的和平奖和文学奖不感冒。这里面掺杂了太多的政治色彩,也是主观色彩最浓厚的两个奖项。尤其是DLLM之流能得到和平奖,更说明了诺贝尔奖已经被政治给污染了,不再是一个纯粹的学术奖项。既然如此,从而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国的科学家都得不到这个奖。中国和西方的价值取向,文化完全不同,他们不会认同我们的文化,何来认同我们的人才?除非中国全盘西化。既然诺贝尔基金会不认同咋们,咋们大可以不必太在乎这个奖项。钱学森老前辈就是榜样(国外给的奖项,荣誉一个不要)。只要自己有水平,自己搞了奖项照样能证明自己,取代诺贝尔奖也不无可能。

  再来分析下诺贝尔基金会给奥巴马和平奖的动机。

  我们先来看看目前世界存在的诸多热点问题,无论是朝核问题、伊核问题、阿富汗问题、伊拉克问题、巴以问题,还是核裁军、世界气候问题,这些问题都有一个共同的参与方,那就是美国,在这些问题上,如果美国不能是一个积极解决问题的一方,那么就会是一个推动问题走向恶化的一方。

  这些问题当中,除了朝核问题跟欧洲扯不上多大的关系之处,其它问题均围绕着欧洲,牵动了欧洲的神经,西亚中亚的不稳定影响欧洲的安全,欧洲多国的军人不得不跟着美国人陷在阿富汗的战争泥沼之中,美俄在核问题上的对抗使得整个欧洲都笼罩在不安的阴影当中。面对这些问题,欧洲根本拿不出有效的能量去制约美国按照欧洲的思路去做,那么,用诺贝尔和平奖这顶高帽戴着拥有好战传统的美国的总统头上,就可谓是欧洲人的良苦用心了。

  也就是说,欧洲人之所以把这样一个奖项授予奥巴马,看重的并不是他已经做了什么,而是希望引导鼓励他将要做些什么,欧洲人希望奥巴马将他的“言论”变成真正的“实践”,因此,在美国似乎要失去耐心的时候给奥巴马一点外部的支持,使得他可以在自己的言论上前进,而不是在国内压力下倒退。

  正是因为如此,诺贝尔奖委员会在解释为何把奖项颁给上任不足一年且政绩平平的美国总统奥巴马时,有这样的表态,和平奖颁给奥巴马是表示对他的支持和鼓励,希望他推动国际社会的更高层次合作。

  当然,通过奥巴马的获奖,我们也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到世界对于美国的国家品质要求是多么低的标准了,对于美国以外的国家而言,大家不指望美国以实际行动真正推动世界和平,只需要美国多说些有利于世界和平的言论,少做些破坏世界和平的事情,大家都已经有些“受宠若惊”了。

  接下来的事情就有趣了,欧洲人只是给了奥巴马一个荣誉名称以及140万美元,奥巴马及美国在日后的每一个国家行动却都被套上了沉重的精神枷锁,美国如果想要继续使用武力解决世界问题,就会因为这个和平奖的头衔而招致更大的外部压力,充满了理想主义色彩的奥巴马无论如何做,都将处于比从前更大的压力当中。

  我想,对于这个奖,奥巴马及美国的心态肯定是五味杂陈,而不是兴奋。

  4.国际在线专稿:据德国《图片报》10月9日报道,挪威诺贝尔奖委员会9日下午宣布,美国总统奥巴马因为世界和平所做的工作,以及呼吁削减世界核武库而赢得2009年诺贝尔和平奖。

  然而,奥巴马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是否是众望所归呢?对此有人表示祝贺,当然也不乏批评的声音。

  政治评论家罗德-乔治-威登菲尔德称,“我认为这是个危险的决定。因为,如果有一天奥巴马促进和平的努力失败了的话,对他的失望情绪和抱怨的声音将会像滔天巨浪一般袭来。现在,已经出现了一些这样的苗头:面对奥巴马的努力,伊朗用试射导弹作为回应。曾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前西德领导人勃兰特和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后来都遭遇了信任危机。”

  “谁?奥巴马?这么快?这也太快了吧!”听闻奥巴马获奖后,曾于1983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波兰前总统莱赫-瓦文萨感叹道。对于评奖委员会勉励奥巴马的良苦用心,瓦文萨表示理解,不过,他也认为:“奥巴马还没来得及做什么事情,我们看看他是否能坚持自己的主张,兑现自己的承诺。”

  德国作家亨里克-布罗德对此结果表示不理解,“这简直是个玩笑!奥巴马什么都还没做,他仅仅是个刚上任9个月的美国总统。到目前为止,他所做的事情只是在履行总统职责。把诺贝尔奖颁给他就好像颁给一个公交车司机!而只是因为这个司机每天都准时到站,准时出站而已!”(Zak)

  5.诺贝尔和平奖的含金量到底有多少

  我相信,10月9日下午5点以后上网看新闻的人多会被这样一则即时报道所“雷”倒: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美国总统奥巴马获得2009年度诺贝尔和平奖!这些天,各项诺奖纷纷揭晓,本人不是搞自然科学的,对于物理奖、化学奖等奖项,不知道是该用“名至实归”还是用“出乎意料”来形容。但至少,奥巴马获得和平奖的消息确实让笔者大大意外一番。

  其一,把和平奖授予现任美国总统本身就有点出乎意料。作为经常按下战争按钮的人,无论他出于什么目的,授予其和平奖多少显得“南辕北辙”。在任美国总统上次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还是在1919年,威尔逊因倡导国际联盟而获奖。自二战结束、美国登上世界霸主的宝座以后,其对外战争行为频频,其总统无缘于和平奖是很自然的事情。

  其二,奥巴马确实年轻有为,但他刚刚就任美国总统一职还不到9个月,凭什么拿到诺贝尔大奖?挪威诺贝尔委员会的授奖理由是,奥巴马“为加强世界外交和世界人民合作做出了非凡的努力”。说得冠冕堂皇,但是否有事实依据?

  细看评审会的颁奖词,才会发现奥巴马之所以获奖,更多的是凭他提出的“希望”而不是“现实成就”。颁奖词中有句话颇为关键:“很少有人能做到奥巴马那样,吸引全世界的目光,并给人们带来更美好未来的希望。”也就是说,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更看重的是奥巴马打算做什么,而不是做了些什么。颁奖词特别强调的奥巴马的贡献,如倡导无核世界、应对气候变化等,尽管前景似乎激动人心,但目前具体成果确实有限。对此,挪威前首相一方面辩解说授奖决定不是基于获奖人的未来前景而是过去的作为,另一方面又承认“我们希望这将促进他正在尽力所做的事情”。这不是基于希望又是基于什么呢?

  坦率地说,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的授奖决定有点草率。毕竟,在希望到现实之间,还存在着一段并不是谁都能够跨得过的长长的距离。愿景人人会许,但能收获成果可能就寥寥无几。特别是,奥巴马还面临着阿富汗战争的严重考验,这才是一个真正攸关战争与和平的问题。如果奥巴马真能彻底消灭基地恐怖组织,在阿富汗实现稳定、安全与和平,那时再授奖也不为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