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司法机关重拳出击、严查赌球,不仅表达了无数热爱足球的群众的愿望,也表达了有关方面痛下决心割掉毒瘤的决心和意志。我们不希望再一次看到虎头蛇尾的过程,我们希望在2009年初冬的日子里中国足球能有真正的转变。
高尔基在《海燕》中的话喊出了我们的心声:“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用“重庆打黑”的气势打击赌球
中超刚刚落下大幕,席卷全国的扫赌风暴又开始风起云涌,一场由辽沈警方发起的反赌球行动,得到了各地警方的联动,正由辽沈而延伸至全国。一些现役球员、教练、裁判及相关人员等皆在调查范围之列。
早就听说过东南亚赌球风气很盛,总认为赌球离我们还很远。没想到中国的赌球竟也这么厉害。甚至有人认为,国内足坛再不反赌就没救了,现在就连青少年足球比赛,都在赌,再这样搞下去会无法收拾。
据知情者称,赌球网络共分成三级,分别是庄家、上线和参与赌球者,庄家控制上线,上线接受参与者的下注,并担负庄家与参与者的沟通。就是这种参与者对某场比赛输、赢、平的下注行为,却给足球事业甚至整个社会带来灾难性后果。因为与一般赌博不同,赌球牵涉到众多看球者以及球员、竞赛组织者,危害程度也常超乎人们的想象。众所周知,足球号称“世界第一运动”,影响力大,在许多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当人们欣赏着足球因悬念而产生的快乐时,赌球者通过“买球”而操纵比赛,对人们的欣赏心理来说,是一种无情亵渎。
而从产业角度说,当下的中国足球,还是一个十足的“烧钱”项目,投入产出严重失衡,回报甚微。在赌球风潮的渗透下,俱乐部对球队的控制都将成问题。而黑金赌球的冲击,令足球负面形象强化,广告效应也大打折扣。在此情况下,谁还会投资这个只花钱不赚钱的游戏?中国足球何谈发展呢?
更为重要的是,赌球行为严重毒化社会风气,败坏公平公正的竞争规则和社会秩序。因此,赌球是足球的公敌,也是社会的公敌。打击赌球,众望所归。足协、公安部门应该像“重庆打黑”那样,真正触动足球业内外同流合污的利益集团。只有让群众看到了与赌球集团“死磕”的劲头,群众才有支持你的动力和信心,破大案、捉“大鱼”才有可能,足球环境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净化。
赌球就是一种标准的足球鸦片
凡是醉心于赌球的人都心甘情愿的相信足球是可以被控制、被操纵的。因此,只要跟他们谈论足球,他们都会非常认真的告诉你,何年何月何日的一场足球比赛是如何诡异,背后有如何的故事,让你必须接受他的判断。
其实,如果对国际足球稍有了解,我们都能知道,除非是在那些极端不发达的足球地区,足球的生存环境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般恶劣。否则,世界足球也不会有今天的繁荣昌盛。那些喜欢用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人,既是中国足球的破坏者,也是中国足球的受害者。
说他们是破坏者,是因为他们的赌球行为,已经严重伤害到了中国足球的生存。说他们是受害者,是因为他们的赌球行为,很多时候也是被中国足球的现状所蛊惑。而恰恰,中国足球就属于足球欠发达地区。我们的行为认识和中国足球的地位和现状可谓互为因果。
不仅如此,赌球还致使每年有大量的资金流失海外。在和组织严密、结构严谨、计算合理的赌博集团的博弈里,很少有人可以盈利,倾家荡产者也不在少数。
所以,根治赌球这个足球鸦片,已经是搞好中国足球非常重要的一个前提,宛如林则徐当年的虎门硝烟。
当然,治理赌球也需要一个过程。中国足球这些年来,仿佛生活在另外一个世界。尽管人人可以唾弃,却也没有人愿意来认真的管一管。大家习惯性的绕着走,也把中国足球遗弃给了各种黑暗势力。
从当年的假球、黑哨,直到现在的赌球成风。足球的堕落不仅仅是行业的堕落,更是全社会纵容的恶果。只是这样的堕落不可能没有尽头,总会有忍无可忍的那一天。前两天,肖天局长的表态,算是某种意义上的道歉,也算是一种改变的开始。
现在,当公安部门开始治理赌球的新闻一经传出,立刻引起广泛的关注,更说明了赌球民愤极大,打击行动刻不容缓。
不过,拍手称快之余,有必要对这样的行动再议论几句。足球就是足球,它没有特权,也不需要特权,在法律的监管下,与其他行业无异。所以,所谓赌球好比是经济领域里的逃税、漏税,属于常抓常管的范畴。一但有人犯奸坐科必将严惩不贷。惟其如此,才能让我们的足球环境一点干净起来。
必须要提醒那些善良而单纯的人们,这样的一次行动不一定就真的能起到拨乱反正的作用。也许在一些严苛的人看来,最多不过是打死几只苍蝇而已。
我不像有些人那么乐观,自然也不会像有些人那么悲观。我不敢指望一次的清扫,就能洁净了所有的房间和角落。我也不悲观于只打死苍蝇,而没有拈死臭虫的结果。
我唯一寄望的是,这样的行动不是一阵风,不是一次性,它只要能坚持长久,必然会对中国足球的环境治理带来强有力的震撼。
治理太湖的蓝藻,尚且需要耐心和信心,治理中国足球更得痛下决心,并且能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