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名句及解析

儿童资源网

论语名句及解析

  1、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

  2、礼之用,和为贵。(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

  3、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4、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

  5、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7、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9、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 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论语》简介

  10、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 与其奢侈,不如节俭;就丧事而言,与其仪式上治办周备,不如内心真正哀伤。)

  11、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 (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12、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 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13、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人们的错误,总是与他那个集团的人所犯错误性质是一样的。所以,考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没有仁德了。)

  14、朝闻道,夕死可矣。 (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15、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士有志于(学习和实行圣人的)道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为耻辱,对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道的。)

  16、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不怕没有官位,就怕自己没有学到赖以站得住脚的东西。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成为有真才实学值得为人们知道的人。)

  1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1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20、以约失之者鲜矣。 (用礼来约束自己,再犯错误的人就少了。)

  21、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22、德不孤,必有邻。 (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

  2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质朴多于文采,就像个乡下人,流于粗俗:文采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

  2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25、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26、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