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孟母三迁: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形容家长教子有方。
37、反面教员:反面:坏的,消极的一面。指与人民为敌的人的言行,可以从反面教育人民。
38、孟母三迁 :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
39、教导有方:教育引导很有办法。
40、不言之化:化:教化。不通过语言进行教育而收到的感化作用。
41、夏雨雨人:雨:前一个“雨”,名词,雨水;后一个“雨”,动词,下雨。有如夏天的雨落在人身上。比喻及时给人帮助和教育。
42、洒扫应对:洒水扫地,酬答宾客。封建时代儒家教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
43、化民成俗:化:教育,感化;俗:风俗习惯。教育感化民众,使之形成良好文明的风俗习惯。
44、磨昏抉聩:抉:撬开;聩:糊涂。启发教育愚昧糊涂的人。
45、断杼择邻:孟母为了教育孟子不要中途荒废学业,用被割断的纱不成布来做比喻;孟母三迁居处,选择良好的环境,来影响孟子的成长。
46、不言之教:教:教育。不以语言为主而进行的教育。指以身作则起到的教育作用。
47、累教不改:经过多次教育仍然不改正。
48、嘉言善行:嘉:善、美。有教育意义的好言语和好行为。
49、教无常师:受教育不必有固定的老师。
50、市井之徒:徒:人(含贬义)。旧指做买卖的人或街道上没有受过教育的人。
51、三迁之教:比喻选择居住合适的环境以利于教育子女。
52、科班出身:比喻具有受过正规教育或训练的资格。
53、有伤风化:伤:妨碍、败坏;风化:风俗教化。败坏、损害社会的风俗和教化。指对社会风俗、教育有不好影响的言行。
54、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生聚:繁殖人口,聚积物力;教训:教育,训练。指军民同心同德,积聚力量,发愤图强,以洗刷耻辱。
55、弦歌之声:弹琴和唱歌吟诗的声音。古时学校重视音乐教育,也泛指教育或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