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战役之英国内战

儿童资源网

古今战役之英国内战

  正当革命阵营发生分裂和斗争时,查理一世逃出国会军大本营,勾结长老派和苏格 兰人,于1648年2月在西南部发动叛乱,第二次内战爆发。国会军先后在威尔士和东部 平息王党叛乱,并在1648年8月17日同支持国王的苏格兰军队进行了著名的普雷斯顿会 战。克伦威尔首先向苏格兰军左侧的英国王军兰代尔部发起猛攻,经4小时激战击溃王 军。克伦威尔乘胜直扑苏格兰军,先将里布尔河右岸的敌军击溃,随后渡河追击。18日 晨,国会军在距普雷斯顿15英里处的威根追上苏格兰军,并立即率部插入敌阵,将敌后 卫部队切割成数段,分而歼之。19日,国会军继续追歼苏格兰军。克伦威尔同汉密尔顿 在沃林顿附近进行了自苏格兰军入侵以来最激烈的战斗。克伦威尔夺取山隘和默西河上 的一座桥梁,苏格兰军退路已断,大部人马投降。8月25日,汉密尔顿在走投无路的情 况下向国会军将领兰伯特投降。至此,第二次内战以英国国会军粉碎苏格兰军和王军的 进攻宣告结束。

  英国内战是英国资产阶级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同封建专制王权之间的一次大搏 斗。通过战争,专制王权被推翻,新贵族和资产阶级确立了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统治地 位。

  1649年1月30日,查理一世被处死刑,2月国会通过决议废除上院和王权,5月成立 共和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乘借内战胜利的东风发展到了顶点。

  英国内战中资产阶级的胜利有许多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力量对比上,国会军占绝对优势。国会控制地区是包括伦敦在内的东南部地区。 这里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物产富饶,财源充足,及国家五分之四的税收来自这里。这 里还有重要的港口和海军舰队,可以截断国王军队与外界的联系。 更重要的是,国会军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此相比,国王控制的西部和北部 地区经济落后、人口稀少、财源不足。国会军主力人数有6000人左右,而王军主力仅有 2000人。

  2.革命派适时改组军队,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扭转了消极被动的军事路线,涌现出像克伦威尔这样的杰出统帅。他擅长骑兵战术,求战意识十分强烈,坚决果断,大胆迂回,巧妙机动兵力,抓住有利战机,歼灭敌有生力量,扩大战果,收复失地。他在 几次决战中都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3.国会派与专制王权进行的战争是进步力量反对落后势力的正义战争,农民、手工工人和城市平民是革命的主力军。 国会派代表处于上升阶段的资产阶级,是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代言人。而以 国王为首的封建贵族则代表了落后的封建势力,是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巨大障碍, 因此国会派能获得广大民众的支持。

  英国内战在英国军事史上占有突出地位。战争中创立的新模范军是新型的资产阶级军队,是英国历史上第一支正规陆军。它由国家预算拨款,实行统一制服、统一编制、统一纪律、统一指挥。国会颁布的强制募兵制是近代征兵制的雏形,保证了充足的兵源。 克伦威尔以骑兵实施远途奔袭和成功地使用骑兵横队战术作战,则是骑兵战术上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