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巴赞元帅率17万法军在麦茨投降。这使普军得以腾出两个集团军压向卢 瓦尔和北方军团,使这两个军团在与优势的普军作战中被击败。此间,法国政府曾两次 向普军求和;巴黎居民由于饥困交加,反对政府的投降政策,举行了多次起义。 1871年1月22日,法国政府镇压巴黎居民起义后,同德军指挥部进行了最后的谈判, 于1月26日签订巴黎投降的条约,1月28日在凡尔赛普军大本营签订了停战三周的协定。
2月26日,草签《凡尔赛和约》。和约缔结后,资产阶级政府勾结民族敌人向巴黎工人 发动进攻,于是爆发了伟大的巴黎公社起义。3月18日,巴黎人民起义成功,巴黎公社 宣告成立。1871年5月10日,就在巴黎公社失败前不久,法国外交部长茹尔·法夫尔与 德意志帝国首相俾斯麦在德国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城签订了正式和约。普法战争至此正 式结束。
普法战争以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垮台和法国资产阶级政府的投降而告结束。依和约规定,法国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给德国,并赔款50亿法郎。1871年1月18日,普王威廉一 世在凡尔赛宣告德意志帝国成立,并自立为皇帝。至此,德国的统一终告完成。普法战 争之后,由于德法两国矛盾进一步加剧,欧洲大陆变得更加动荡不定。两国在这次战争 中的结怨,成为后来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因素之一。
普法战争期间,恩格斯在他发表的一系列战争短评中就指出,有三个基本错误导致 色当惨败:“第一,法军在迎击敌人的进攻时所处的阵地,使获胜的德军能够揳入法军 分散的各军之间,结果把法军割裂为两支独立的部队,并使它们彼此不能会合,甚至不 能配合作战;第二,巴赞军团在麦茨行动迟疑,结果被紧紧地围困在那里;第三,援救 巴赞兵团所用的兵力和所沿的路线,简直是唆使敌人俘虏全部援军。”法军所犯的三个 基本错误,究其原因,除巴黎政府的错误指导外,也与前线的最高指挥官指挥失误有关。
而普军总参谋长毛奇善于制造、利用法军的错误,巧妙地施展谋略,实施正确、坚定、灵活的作战指挥,使普军在战争一开始就取得主动权。
普法战争经验表明,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对于建立庞大的资产阶级军队并使其预先 做好周密的战争准备具有重大意义;总参谋部在准备和实施作战方面作用极大;编制动 员计划和铁路运输计划,以及在军事上使用电报都具有特殊意义; 新式作战兵器和完善的武器装备对战争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