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9年5月19日,大清舰队正式出航。舰队在榆林港停留了几天,5月29日下午4点,再度起锚赶往西沙。这天晚上,林国祥和吴敬荣都紧张得无法入睡,因为根据计算,本应能抵达最近的岛屿,但因两艘老式军舰马力太小,被洋流带进了暗礁区,稍不留神就会出大问题。所幸意外没有发生,两艘军舰最终抵达西沙。
李准将军舰首先停靠的岛命名为伏波岛,指挥军人和工人,在珊瑚石上刻下了“大清光绪三十三年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巡阅至此”的字样。李准在伏波岛上命令木匠们伐木建屋,在屋侧竖了一根白色桅杆,在桅杆上高悬黄龙旗。次日,李准下令离开了伏波岛,相继登陆其他13个岛,逐一命名,并竖立石碑,升起国旗。李准对西沙诸岛的命名相当随意,除了甘泉岛(因岛上掘出水井,水质甘甜)和珊瑚岛以当地地貌特征得名之外,其余12个岛,或以军舰名称命名或以随行诸人的籍贯命名。
收回东沙、宣示西沙后,大清政府相继成立了“筹办西沙岛事务处”和“管理东沙岛委员会”,对南海岛屿进行开发。但是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日本最后以武力将南海诸岛统统纳入了自己的范围。1945年日本投降后,国民党政府曾派军舰收复南沙部分岛礁。1952年,台湾当局与日本签订的有关条约中明文规定,日本所占南海诸岛归还中国。
如今,除中国外,文莱、马来西亚、菲律宾和越南等国都宣称对南海诸岛或其中一部分拥有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