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这空档,我静静地回忆起这几个月来的点点滴滴,一股创作的欲望充斥了我的脑海,我执起笔来快速地记下了脑海中浮现的诗句《侦察兵之歌》:
看!东方破晓,赤柱千丈,
年轻的人民侦察兵,
迎着火红的朝阳。
为了当好大炮的眼目,
启明星伴我们迎来了
多少个黎明前的曙光。
啊!亲爱的同志
快快把你的方向盘旋转,
亲爱的兄弟
快快把你的炮对镜描看,
亲爱的战友
快快把你的计算盘推算。
严寒吹佛着我们的身躯,
初生的幼鹰要把刚强的双翅锤练,
炎日融进我们的胸膛,
人民子弟甘愿热血把战斗的疆场洒遍。
啊!我们是年轻的人民侦察兵,
脚踏着英雄的国土,
肩负着人民的心愿,
为了繁荣昌盛美好的明天,
我们决心用生命作出最后的贡献。
听!惊雷震天,狂涛啸传,
年轻的人民侦察兵,
迎着暴风雨翱翔。
为了祖国的和平永恒,
北斗星伴我们送走了
多少个凌晨的呼唤。
啊!亲爱的故乡
我看见了您青山更绿碧水更蓝,
亲爱的家园
我看见了您新居更美花圃更艳,
亲爱的祖国
我看见了您山川更峻河岳更欢。
毛泽东光辉灿烂的思想
照耀着八亿神州千秋万代,
共产党勤奋图强的精神,
就象那灼热的太阳林层尽染。
啊!我们是年轻的人民侦察兵,
脚踏着伟大的国土,
肩负着人民的重托,
为了共产主义壮丽的明天,
我们决心用生命作出最后的奉献。
我将这篇《侦察兵之歌》寄到了乌鲁木齐军区《战胜报》社,不久就在报上变成了铅字,鼓舞了一大批炮兵侦察兵的斗志。
但此时,中苏边境的情况依然紧张,苏军除了在边境沿线屯兵百万外,更是时常有武装直升机在我边境线上耀武扬威,甚至深入到了我方境内。我们奉命迅速返回原部队,在离开原部队一个多月后,我又回到了麻扎山上我所在的机炮连防御阵地。我向连长、指导员汇报了我这一个多月的情况,连长说我是守备三师唯一参加了实战的战士,师部准备给我嘉奖立功。但后来听说,中央军委对乌鲁木齐军区在组建南下增援分队时,仅派出了六人的行为非常不满,加之乌鲁木齐军区在执行中央军委整个“南打北防”的战略布署中,动作过大,过早地暴露了中央军委的战略决策,受到了中央军委的严厉批评。我的授功也在守备三师忙于调整部队建制的繁重事务被遗忘了,最后由营部授予了嘉奖完事。
此后,我们在山上驻守到四月二十五日,乌鲁木齐军区下达命令,解除战备,我们方始下山,回到了营房。
历时135天的战备生活,在我一生中留下了铭心刻骨的记忆。一切为了祖国,是我们那个时代里每一个人发自内心的坚强信念。为了这个信念,我们毫不犹豫地奉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许多的战友还以生命的代价扞卫了对信念的忠诚。
三十年过去了,今天偶然回想起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热血沸腾的岁月,常常就能听见嘹亮的军号声还在耳畔回响,战争的硝烟还在眼前弥漫。由此而缅怀那些与我们一道浴血奋战而光荣牺牲在祖国南疆的烈士们,他们无愧于那个时代最可爱的人、不愧是共和国真正的英雄!思念那些与我们朝夕相处,共赴战备的战友们,我们曾经亲如兄弟,并肩奋战,为了“一切为了祖国”这个坚强信念,我们毫无遗憾地说,我们无愧于军人这个光荣而神圣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