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奇袭珍珠港,宣告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12月8日,美、英对日宣战,接着又有20多个国家对日宣战。12月11日,德、意对美宣战。这样,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了。
日本在袭击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同时,还出动大批军队向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岛屿大举进攻。开战后头5个月,美、英、法、荷四国在这一地区的殖民地、岛屿和军事基地,几乎全部落入日军之手。
日本奇袭珍珠港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日本本身在军事上进行充分准备、精心计划、严密组织和在政治外交上进行欺诈外,与美国政府长期实行绥靖政策,战略判断失误,临战麻痹大意,战备工作懈怠是密切相联的。战前,美军曾多次截获有关日军准备袭击珍珠港的情报,但领导人却充耳不闻,视而不见。自恃兵力强大而盲目乐观,认为日本不敢冒犯美国。美国在战略判断上出现这种偏差,思想根源在于想坐收渔利,搞“远东慕尼黑”阴谋。二战爆发后,美国趁机大做军火生意,大发战争横财;竭力逃避战争,明里暗里姑息日本,并以牺牲中国和解除经济制裁为诱饵和解与日本的紧张关系,一厢情愿地指望日本向北进攻苏联。正是因为如此,美军上下思想懈怠,丧失警惕,无所防范,终落个舰队沉没珍珠港之厄运。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总统罗斯福忧伤地说:要牢记珍珠港事件!这虽为时已晚,无法挽回可以避免的损失,但给后世军事家留下了及其深刻的历史教训。
日本经过长期周密准备,取得了奇袭珍珠港及太平洋战争初期的重大军事胜利,初步实现了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迷梦。但从战略上看,扩大战争对日本这一岛国并不十分有利。战线拉长,兵力分散,兵员枯竭,保障困难,树敌太多。
被侵占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同仇敌忾,奋起抗战,这就极大地牵制和消耗了日军有生力量,为美、英在太平洋上组织力量进行反攻创造有利的条件和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