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7年2月,西军分兵三路向甲米地发起进攻。在敌人进攻面前,菲起义军奋起反击,扼制了敌猖狂进攻势头,毙伤敌军1150人,但终因力量对比悬殊,被迫撤退,西军占领了起义军的若干据点。4月23日,里维拉接任波拉维夏为新的菲律宾总督。然而,正当战争紧张进行之时,革命队伍内部发生了分裂。以阿奎那多为首的地主、资产阶级害怕农民革命会危及到自己的利益,为阻止革命深入发展,于1897年5月10日杀害了波尼法秀,篡夺了革命的领导权,并取消了“卡蒂普南”,起义阵营受到严重削弱。5月18日,西军占领甲米地全省,菲律宾革命政府迁到了布拉干的破石洞,继续领导抗战。
起义军名将纳蒂比达在阿利亚加战役中击败了西军的进攻,在中吕宋7个省都建立了革命政权。
1897年11月2日,起义军成立了菲律宾共和国,并宣布了临时宪法,阿奎那多任总统。这时,总督里维拉看到镇压已无希望,便向起义者诱降。阿奎那多在殖民者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威胁和利诱下,欲与敌妥协,于12月14日与殖民当局签订了《破石洞条约》。
阿奎那多从西班牙人处得到80万比索,同意缴械投降,自动解散政府,然后流亡香港。
菲律宾独立战争遇到了暂时的挫折。但是,菲律宾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斗争并未停止。起义军中不愿投降的将领马卡布洛斯等人率军反攻,解放了菲律宾中部的广大地区。
正当菲律宾人民同西班牙殖民者进行艰苦战争之际,美国发动了对西班牙的战争。这样,美国军队也参加了在菲律宾对西班牙的作战,并插手菲律宾独立战争。1898年5月2日,美国海军在马尼拉湾歼灭西班牙舰队。不久阿奎那多乘美国军舰返回菲律宾。
阿回国后,即号召菲律宾军队向西班牙殖民军发起进攻。至5月底,菲军攻占了甲米地全省,全歼西军2800人,俘获西军司令培尼亚将军。6月12日(即今菲律宾国庆节)阿奎那多在甲米地发表独立宣言,宣布菲律宾独立,成立了以阿为首的中央政府。到1898年8月,除马尼拉和南部某些地区外,菲军几乎解放了全部领土。这时,美军却阻挠菲军收复马尼拉,在私下里同西班牙总督达成秘密协定,西班牙把马尼拉“转让”给美国,由美海军陆战队在马尼拉登陆,并迫令菲军撤出马尼拉地区。尽管如此,菲军在各地继续向西班牙军发动进攻。1898年9月15日,菲议会在马拉洛斯举行,制定了宪法。11月29日,菲律宾通过了宪法。1899年1月23日,菲律宾共和国宣告成立,阿奎那多任总统,马比尼任内阁主席。菲律宾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西班牙在菲300年的殖民统治的结束。
菲律宾独立战争中的反西班牙战争,以菲人民的胜利而告终。
然而,前门驱狼,后门进虎。此时,美国又开始大举入侵菲律宾。1899年2月4日,美军经过充分准备后突然向马尼拉市郊的菲军发动进攻。2月5日,菲律宾共和国向美国宣战,菲人民抗美战争(菲美战争)正式爆发。菲军民英勇抵抗,用正规战和游击战等多种方式打击敌人。三年内歼灭美军近万人。1901年3月,在美军的镇压下,菲南部各岛先后被美军占领。1901年3月21日,在菲律宾最后的首都帕拉南失陷后,阿奎那多被俘投降,并使许多游击区的司令斗志瓦解而缴械。菲律宾第一共和国失败,作为有组织的统一领导抗美战争告一段落。1902年7月4日,美国驻菲总督阿瑟·麦克阿瑟宣布:美菲战争结束了。但是,菲律宾人民斗争仍未止息。1903年至1908年菲律宾共爆发50多次大的武装起义,出现近390个反美组织。美国直到1906年才正式宣布菲律宾战争全部结束。菲律宾变成了美国的殖民地。美国为这场战争付出了惨重代价,至1901年6月30日止,共派往菲律宾军官3477人,士兵10.88万人,打了2811仗,死4243人,伤2818人,耗资10亿美元。菲律宾人民为独立和自由也付出了巨大代价,计战死1.6万人,因伤病致死及被屠杀20万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