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0年1月,马蒂离开西班牙到美国纽约,参加“古巴革命委员会”工作。
19世纪80—90年代初,侨居国外的爱国者穿梭于美国、多米尼加、海地、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和墨西哥等地,广泛进行革命宣传活动,募集资金,指导侨民建立统一组织。
1892年4月10日,“古巴革命党”建立,标志古巴解放战争进入一个有统一的政治领导和组织保证的新阶段。1894年底,古巴岛内外爱国力量完成组织协调工作,岛外爱国者决定回国发动起义。1895年1月底,“古巴革命党”决定于2月下旬某一天发动全岛总起义。
战争第三阶段(1895—1898年),第二次独立战争,即决战阶段。1895年2月24日,岛内外各地爱国组织协商后决定起事。2月26日,东部和西部起义开始。东方省起义发展迅速,西部起义受挫。4月,马蒂等人回国。5月5日,马蒂等人共商破敌计策,决定成立临时政府,发动群众,扩充队伍。
解放军在广大人民支持下,连战皆捷,逼使敌军龟缩中心市镇。5月19日,双河口一仗,马蒂不幸中弹阵亡。马蒂牺牲后,起义军其他领导人在各省开展游击战,很快打开了局面。
9月中旬,临时政府在卡马圭省召开制宪会议,宣告古巴独立,成立共和国。
古巴共和国政府成立后,解放军决定实施“西征”战略,将解放战争推向全国。1895年10—12月,解放战争进展顺利。1896年1月10日,解放军进抵哈瓦那,22日,进抵古巴岛最西端的曼图亚镇。“西征”任务胜利完成。解放战争战火波及全岛,殖民军龟缩到少数中心市镇。
西班牙殖民当局为挽回败局,采取搜捕爱国政党领袖和镇压、清剿政策。解放军变换策略,采取分散活动的游击战战法,能打则打,打不过则走,敌军陷入被动挨打的境地。战至1897年8月,西班牙政府被迫与解放军议和,11月,西班牙殖民当局宣布古巴“自治”,但以岛上主权仍归西班牙为筹码。解放军拒绝实行“自治”,下令继续战斗。
1898年1月,古巴解放军已收复三分之二以上的国土,胜利即将到来。此时,美国借口保护其侨民的生命、财产安全,1月12日,悍然派军舰进犯古巴。4月28日,美国政府向西班牙宣战,正式介入古巴战争,使古巴解放战争变成美国征服殖民地的战争。
古巴30年解放战争多姿多彩、波澜壮阔。宗主国与殖民地的矛盾,西班牙与美国及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决定了古巴解放战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
19世纪末叶的古巴解放战争受国际政治因素和军事因素的制约。“十年战争”由于国内地主、资产阶级与殖民当局的妥协而失败。当1898年初,解放战争胜利在望时,美国政府出兵介入,使古巴解放战争变成美国征服殖民地的战争,实际是独而不“立”,换了一个宗主国。古巴解放战争的结局,向世人揭示了美国积极向外扩张的态势,也标志古巴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进入一个新时期。
古巴解放战争造就了一批卓越的政治、军事领导人。何塞·马蒂及时总结“十年战争”和“小战争”的经验教训,一方面反对妥协投降,批判失败主义;另一方面反对冒险活动,批判“黩武主义”。他提出建立革命政治组织,统一领导,协调岛内外所有爱国者的活动,很快遏制住殖民军的反攻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