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的关闸事件

儿童资源网

鲜为人知的关闸事件

  叶剑英端起茶呷了一口,继续说道:“我看,这只是个地方事件罢了,用不着大动干戈。”

  正在这时,统战部长饶彰风匆匆走进会议室,附在叶剑英耳边轻声嘀咕了一阵,叶剑英点点头,马上对着大家说:“刚才澳门商会马万祺先生来电话,说澳门当局希望双方接触,商量解决事件的办法,我看可以派人去和他们谈。目前我国和葡萄牙没有建立外交关系,不宜与澳门当局直接接触,可以叫他们委派两名民间代表来和我们谈。”

  最后会议决定,派港澳工委副书记黄施民和省外事处处长曹若茗,与澳门方面谈判。

  在这次会上,大家商议,提出了三个谈判的条件:一是澳门当局必须保证不再发生此类事件;二是就关闸事件作出正式的书面道歉;三是赔偿损失。

  黄曹二人于当天晚上就搭乘花尾渡到了中山石岐。第二天一早,他们由石岐奔赴拱北关闸。

  南光公司总经理柯正平,却比他们早一天赶回澳门。此时知道黄施民和曹若茗已到,便再次驱车来到拱北。三人经协商后,由柯正平通知澳督府罗保派人来谈判。

  罗保得讯后,想到的最合适的人选,除了马万祺,就是澳门中华总商会理事长,被称作“澳门王”的何贤。

  何贤接到罗保的电话时,正准备上床入睡。关闸发生的事件,昨天他已知道全部经过,也听马万祺说过被罗保请去咨询的事。于是,他在电话里说:“现在政府一方到底持什么态度呢?”

  罗保在电话里谈了澳督的意见,说:“谈判只求不要将事态扩大,但要避开事件的责任,谁对谁错的问题免谈。”

  何贤一听,忍不住叫起来;“喂,大佬,这没得谈。你碰撞了人家,好话都不说一句,你叫我怎么谈?”

  罗保也知此事难以这样搪塞过去,只好对何贤说:“我也不能作主,您就当帮我解围吧!老实讲,哪一次有麻烦都得劳你贤哥出马,你反正说丑说好都一样解决了,不是吗?”

  何贤耳根子软,禁不住罗保一再劝说,不好意思再计较,便只好答应去试试。但是,他临了又加上一句:“我何贤面子再大,也要看帮得是否有道理。没有道理,就没了面子,丑人我做不了啊!”

  第二天一早,何贤会同马万祺一道,到了拱北关闸。双方在海关一见面便开始谈判,由于何贤带来的澳方口信与中方要求相去甚远,会谈还没有深入进行,何贤二人便被顶回来了。

  当天下午,何贤和马万祺只得又赶回澳门。

  何贤回到家中已是晚上八点多钟,他顾不上吃饭,马上给罗保打电话转述了中方的态度和要求。罗保马上把何贤的话转告澳督史伯泰,但是,史伯泰只是答应了保证不再发生类似事件这一条,其余两条都不答应。

  罗保又把澳督的意思转告何贤,再求助的好话还未讲出口,何贤就说:“我是看在澳门几十万居民的份儿上,才答应再去的。你也不用多提我们,倒是应当多向澳督进言,请他早点改变态度才好解决。”

  何贤又说他要和马万祺亲自见澳督。

  在澳督府,何贤转述了中方的意见,然后,劝史伯泰说:“其实,中方已经作了相当的让步。他们想要困住澳门,只不过是举手之劳,轻而易举的事。如果真搞僵走到这一步,人家再提出什么要求,你们都只得乖乖答应,那时更没面子!一人让一步,双方有个坦诚态度,您的态度缓和了,我看,这才是解决目前困难的办法。”

  澳督史伯泰听了何贤的话,久久不表态。最后,他才说:“让我再考虑一下,明天早上答复你们。”

  第二天早上,罗保打来电话,说澳督同意了中方提出的全部条件。

  何贤、马万祺又启程前往拱北关闸。事后多年,何贤回忆这一段历史说:“我那次上内地作传达,去过二十几次,一日两三次的情形都有……那时两国无邦交,我们夹在中间没法明着向谁,自己是中国人,却代表着葡人政府,怎么办?唯有两头讲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