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带着孩子到了巢湖市,按照寻人启事上的地址找到了许家。许家是个条件不错的小康之家,全家人见到孩子回来了,喜出望外,小孩的爸爸、祖父母和姑姑都激动得哭了出来。因思念孩子而精神失常的母亲一见到儿子,病就好了大半,许家人沉浸在欢乐中。大成一想到自己就要和孩子分离,只好背着人偷偷抹眼泪。
许家人热情地留大成住了三天。白天,许家兄妹带着小喜来陪大成逛公园。晚上,孩子的祖父母又陪伴大成看戏、看电影。如此这般招待,反倒使这个老实巴交的庄稼人待不下去了,执意要回家,许家人强留不得,只好同意。
临别时,孩子的爸爸郑重其事地捧出五万人民币。大成看着那厚厚的几捆钱,憨憨地笑笑:“大哥,我把孩子送来,是不忍心你们骨肉分离,不是图这个。”许家人极力劝他把钱收下,大成说什么也不肯,就准备回家。谁知小喜来忽然伸手拉住大成的裤腿,大哭大叫起来,不让大成出门。
大成眼睛一湿,弯腰抱起小喜来,终于忍不住也呜呜地哭出声来。面对此情此景,许家人都忍不住掉泪,随即又苦苦挽留大成再住些日子。大成寻思,自己确实舍不得离开喜来,况且现在也是农闲时节,就答应了。
这几天,大成同许家又熟了几分。庄稼人闲不住,他主动帮着忙活家务,又是买煤,又是背面上楼,许家人见这小伙子老实勤快,真是越看越喜欢。
小喜来的姑姑名叫小玲,高中毕业后就闲在家里,曾谈过两个对象,最后都吹了,她一气之下便再也不谈对象了。可自打见到大成,她就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大成忠厚老实、重义轻利,跟那些城里势利眼儿的小青年们一比,他身上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品质。
大成留在许家的这段时间,小玲有事没事总爱找大成聊天,问他一些农村的事儿,大成也总是耐心地回答。大成无心,小玲有意,这事渐渐被小喜来的爸爸看出来了,他征得妹妹和父母的同意后,开门见山地向大成说了小玲想跟他处对象的意思。这下子可把大成吓坏了,连声说:“使不得,使不得!我是庄稼人,大老粗一个,土里土气的……”任凭喜来爸爸说得怎样恳切,他只是连声拒绝。喜来爸爸见一时说不动他,就决定让妹妹亲自来说。
这天吃过晚饭,小玲听从哥哥的安排,亲自找大成说起了这事。大成羞得抬不起头来,说话更是结结巴巴。小玲几次三番问他的意思,他也说不出一句完整话。看着大成那股傻劲儿,小玲虽有点恼,但是心里却更喜欢他了。
小玲挑明自己的心思之后,老实的大成像做了件见不得人的事一样,一夜没睡好。第二天天还没亮,趁着许家人都没起床,他收拾行李,逃也似的回家了。
回头再说费大娘。大成这一走,村里说媒的挤破了她家的门。这天,大成风风火火地回来了,刚进屋,那些个说媒的都得到了消息,呼啦一下子全跑来了,加上一些凑热闹的邻居,一下把大成家的小院挤得满满的。
大成告诉大家他没要那五万块钱。众人有赞叹的,有惋惜的,更多的是说他傻。那些个说媒的一听说五万块泡了汤,只一会儿工夫便跑得一个不剩。费大娘直跺脚,骂儿子是“二百五”,三叔气得恨不得给他一巴掌。正在这时,小玲和他的哥哥竟然来了!大成吃惊之余赶紧上前招呼,并向大伙儿介绍许家兄妹俩。聚集在大成家的邻居见许家人亲自赶来了,都静了下来,不知是演哪一出。
小玲先是瞪了大成一眼,然后当着众人问道:“我今天可是找上门了,你在大家面前表个态吧,咱们的事,你到底同意不同意?”小玲这话刚一出口,大成顿时羞得红透了脸,只低着头不吱声。
三叔急忙捅捅他:“快说啊,快说同意。”大成这才结结巴巴地说:“只要你不嫌我土气,我……我没意见。”
屋子里一下子欢腾起来,费大娘上前拉住小玲的手,咧着嘴直乐。三叔高兴地把许家人往里屋让,一时间其乐融融。
忽然,门外一阵喇叭声,一辆警车“嘎”地停在门前,从车上跳下两名公安,进门就问:“请问这是费大成家吗?”顿时把大家吓得目瞪口呆。
两名公安叫大家不要慌,并说明了来意:原来四川某地公安机关最近破获了一桩倒卖儿童案,罪犯在审讯中供出了他们曾在巢湖市拐走了一个小孩,后假扮夫妻,在费家庄费大成家以说媒为名对其行骗,并将孩子丢弃在费家。
许家兄妹一听,当面向公安干警说明了事情的经过。两名警察对大成表扬一番,并把八千元赃款退还给了大成。村里人都羡慕起大成,一番遭遇,不仅没损失,还讨回个老婆。这真是:一颗赤心姑娘爱,水到渠成结良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