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担镖师

儿童资源网

扁担镖师

  二人战了将近几十个回合,难分胜负,几乎把沧州的看客都吸引过来了,有人高声呐喊,为李冠铭助威;也有人为老者叫好。时近中午,老者的体力已经明显不支,他一个收势站稳,一捋胡须“呵呵”笑道:“李冠铭,果然是名不虚传。”

  李冠铭也收势道:“早就听说扁担镖师名扬武林,今日才领教了前辈的功夫,真乃三生有幸!不知仇老前辈旅途劳顿,可否愿意光临寒舍一叙?”

  “机会难得,机会难得!”老人点头答应。

  原来,老人不是别人,乃是名震江南的扁担镖师仇百实。

  仇百实出生于皖南石埭的茶乡,自十几岁起就用桑木扁担,挑着家乡的特产“雾里青”走遍了崇山峻岭的古徽道,远到过大江南北、天涯海角,通过卖茶,见识过各色人等。一次路遇强贼,在性命堪忧之际,偶然的机会结识了自己的师父——人称“茶贩大师”的邱一光。邱一光贩茶出身,更以扁担功名闻天下。于是,经过名师的指点,在仇百实的手里,扁担不但能挑茶,还能防身,后来又加上他刻苦演练,以至于不断出奇翻新,成为一门独创的武功,他也成了江南名副其实的一代镖师。这次,他接到官府的旨令,亲自押着第一批春茶“雾里青”进京,经黄湓河、秋浦河、青通河、青弋江、水阳江、长江到扬州,再经京杭大运河来到沧州境内,可谓是辛苦异常。

  李冠铭早就听过仇百实的大名,怎奈总是无缘见面,这一次他听说有一船贡茶要押往京城,押镖之人,正是他朝思暮想的仇百实镖师,早早就在运河边恭候着了。但他听说仇百实老人脾气暴躁,多次想打破“镖不喊沧”这个行规,心想老人肯定会出手比试的。今日终于领教到了老人的绝世武功,他自然是喜不自胜,好客的他在家里设宴款待老人。

  宴毕,刘冠铭用当地的金丝枣茶招待仇百实。仇百实老人品了一口,点点头,见李冠铭也是品茶高手,他说:“李镖师,老朽这次也是有备而来的,想让你尝一尝我们那里的雾里青。”

  李冠铭道:“我早就听说雾里青名扬天下了,还真是‘秋浦万里茶人到,笑说仙芝嫩蕊来’呀!”

  说着话,仇百实命伙计搬来一罐雾里青。老人亲自教刘冠铭如何煮茶,如何品尝。他说:“这‘嫩蕊’产于千米的云雾之中,茶园常年云雾笼罩,所以叫做雾里青。”

  刘冠铭看到杯子里的“雾里青”茶,果然与众不同,不仅有一股奇特的清香,而且还有一股白色的雾气氤氲在杯口,久久不肯散去。茶色清碧透明,一根根饱满秀丽的茶芽竖立于杯中,上下浮动,犹如仙女在翩翩起舞。

  他品了一口,顿时觉得神清气爽,如同醍醐灌顶。他闭上了眼睛,大叫:“妙哉!妙哉!不是龙井,胜似龙井也!”

  仇百实老人说:“这雾里青不但味美绝伦,它的制作工艺也是相当考究,先后要经过37道工序,每斤成品中要有两万多个芽头的。当今圣上喜欢,民间自然是难得一见的。”

  翌日,李冠铭送老人上船,可是他枯搜寡肠也找不到合适的礼物相赠,琢磨着:老人家送了这么贵重的茶叶,该如何回报呢?这“雾里青”可是有一两茶一两金之美誉呀!

  仇百实老人似乎看出了李冠铭的意思,笑着说:“李镖头,你大可不必为此事操心,老夫只有一事相求,那就是镖要喊沧!”

  李冠铭哈哈一笑,说:“老镖师所言,正合我意。其实,这‘镖不喊沧’已经成了我心头之结。和您老人家相比,冠铭名不副实、名不副实呀!”

  从此,李冠铭和扁担镖师仇百实结下了深厚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