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痴

儿童资源网

食痴

  又过了一个来月,有一天,杨天助来到纸厂,看到二舅公时,大吃了一惊。只见他骨瘦如柴,只剩下一层皮包着骨头一般,肉都被风干了,仿佛一具干尸。他忙问二舅公是不是生病了,李舌头摇摇头,说自己什么病也没有。

  杨天助想了想,有点儿明白了:“你的银子都攒着?”李舌头呵呵笑着承认了:“是,一钱也没动过。”

  杨天助不知该说什么好了,二舅公这一改又改得太彻底了。临走时,他动情地劝李舌头:“二舅公,你以前一门心思只顾吃,当然不行,但也不能太省了,人总不能老不吃肉呀!”李舌头并不说话,只是连连点头。

  眨眼间,就到了冬天。有一天,天气异常寒冷,杨天助又去纸厂,在那儿见到了二舅公,他又是吃了一惊。李舌头只穿着两件单衣,冻得就像田里的茄子似的,连鼻涕都流不出来了。

  杨天助问他怎么不做件棉衣,李舌头牙齿打了半天架,这才说出话来,说天不会冷太久,做一件棉衣要费不少钱,挺一挺就过去了。

  杨天助又是好笑,又是心酸,不忍心再见他受冻,回去时,就把身上穿的皮大衣脱下来,送给了二舅公。

  一个月后,杨天助再次去纸厂,却没见到二舅公。一问,才知道二舅公已经三天没来了。杨天助暗暗担忧,难道二舅公病倒了?事儿一忙完,他就骑上马赶去探望。

  来到二舅公家门外,一眼看去,院里有一大群公鸡,疯了似的奔跑嘶叫。可叫也叫不出鸡鸣声来,仔细一看,每只鸡的嘴里都淌着血。

  杨天助心中十分惊诧,快步走进去,又见院里一个角落有一堆死鸽子,脑袋都被从中剖开成两半,样子极为恐怖。走到门前,只见门边又扔着一堆死鱼,肚子都被剖开了,鱼肠子到处都是。

  杨天助惊疑万分,急急推门进去,只见二舅公好端端地坐在屋内,这才松了口气。接着定睛一瞧,不由得怔住了。

  只见李舌头满面红光地坐在椅子上,身上只穿一件单衣,脚下燃着一盘炭火,旁边一张小桌上摆着一盘菜和一壶酒。此时,他正惬意地自斟自饮,嘴里似乎嚼着菜,眼睛半开半闭,竟似陶醉了一般。

  直到杨天助走过去,李舌头才似从梦境中惊醒,看了一眼来人,坐正身子招呼道:“哦,原来是外甥来了,快来快来,快来尝尝我的菜。”说着,从盘子里小心翼翼地夹起一筷菜,送到杨天助嘴边。

  杨天助只好张嘴吃下去,他吃不出是什么东西,只感觉怪怪的,但味道却鲜美无比。

  二舅公微笑着问:“怎么样,好吃吧?”见杨天助点头,他满脸得意之色,呵呵笑道:“这是鸡舌,你再尝尝这个。”又夹起一筷送来,“这是鱼鳔子。”

  杨天助一愣,恍然大悟,推开他的筷子问道:“原来外面的东西是你买来做菜的?”

  “是呀,是呀。”李舌头笑道,“这道菜要用公鸡舌、鸽脑和草鱼鳔子,而且还要十几种佐料,我足足做了三天呀,对这盘菜来说,外面那些就只是一堆臭肉了。”

  杨天助指着他,气得差点说不出话来:“你你你……你不是要把钱攒着吗?我还以为你真的戒了呢,唉!”

  面对外甥的指责,李舌头充耳不闻,脸上没有丝毫愧疚之色,反而兴致盎然地说道:“外甥呀,这可是天下难得的美味啊!你听我慢慢给你说来。”

  杨天助耐着性子听着,脸都气绿了。原来去年李舌头听人说,北京有一道名菜叫“百雀归巢”,是天下最好吃的美味,于是动了食心,向外甥借钱,说是做买卖,其实是要去北京吃菜。他千里迢迢跑到北京,只吃了一个菜,就把银子花光了,只好一路要饭回白州。不过,他有过舌不忘的本领,这道菜要用什么料,怎么制作,经他的舌头一咂,都摸得一清二楚。从北京回来后,他一心想的就是能自己做一道,再吃一次。

  李舌头摇头晃脑地说道:“我足足攒了十个月,十两银子一钱也舍不得动,这才攒够钱做这道菜啊,只是酒钱还没有着落,迫不得已,只好把外甥送我的大衣先拿去当了。唉,这辈子能二尝此美味,死也瞑目,死也瞑目啦!”说罢,夹一筷菜进嘴,慢慢咀嚼,细细品味,一脸满足幸福之色,竟似到了极乐世界般。

  杨天助听得目瞪口呆,本来想冲他发作一场,可看着二舅公悠然快乐似神仙的模样,不禁感慨万千:这人一旦对什么到了痴迷的程度,实能把人害死。回去后,他当即写下“戒痴”两字,挂在厅中,当作家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