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范雎谈到自己,说道:“臣乃是羁旅之臣,和大王交情疏浅,而所说的话都是匡扶君王之事。而处于他人骨肉亲情之间,即便是愿意效忠,也难以看到大王的真心,因此,没有见到大王的真心,故而大王问了三次都没有回答。臣并不是害怕死而不敢进言,即使今日说过话,明天就因此被杀害,臣也在所不辞。但是,大王信任臣,采用臣所说的话,这对秦国大有裨益,臣死也没什么好担忧的。臣唯独担心的是,天下人看到臣因为尽忠而被杀害,从此就会不再说真话,不再进言,心中也不肯向着秦国。”
范雎最后说到实质问题,点出了秦国的弊端隐患:“如今,大王畏惧太后的威严,对下又遭受奸臣的迷惑,居于深宫之中,终日都生活在他人的迷惑之中,难以明辨善恶是非。如此下去,严重的话,国家灭亡,轻则危及自身的安危,这乃是臣最担心的。”
听范雎这么说,秦昭襄王推心置腹地答道:“秦国地处偏远之地,寡人又+分愚笨。如今听先生传授之言,真是三生有幸。从今往后,国家上下,事无大小,上至太后,及大臣,恳请先生全部教给寡人,千万不要有所顾虑。”范雎于是向秦昭襄王拜了两拜,秦昭襄王也向范雎拜了两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