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中状元

儿童资源网

两次中状元

  等到庆贺宴席一散,王三玄立刻吩咐当地县令,派人去把那个送喜报的衙役找来,追问喜报上的小字是怎么回事儿。那衙役一急忽然想起来:送喜报那天,他在路边的一个酒馆里吃过饭,曾向酒馆掌柜的说了送状元喜报的事儿,那酒馆掌柜的亲自拿出好酒好菜来与自己对饮,后来,他喝得酩酊大醉,等醒来后才把喜报送到王老爷的家中。

  王三玄带着县令等一班衙役来到了那家酒馆。这一查不要紧,酒馆竟是玉兰的后妈和他的奸夫开的。王三玄望着这对男女,不软不硬地发了话:“我是新科状元王三玄,你俩为什么将官差灌醉,篡改朝廷喜报?现在人证物证俱在,就说实话吧!”原来,这对男女当得知玉兰的丈夫中了状元后,担心自己没有好果子吃,就把送喜报的衙役灌醉,在喜报的下边添上一行小字,想让王三玄休掉玉兰,没想到这么快就东窗事发了。王三玄听后气不打一处来,以欺君和谋害人命之罪,判处了奸夫淫妇的死刑。

  王三玄带领一班衙役,抬着八人大轿和状元夫人的凤冠霞帔,找到了玉兰栖身的村庄。玉兰一见,悲喜交加,王三玄让她上轿回家,可她就是不肯。王三玄催了一遍又一遍,催急了,玉兰这才吞吞吐吐地说:“夫君,妾身只有一只手,日后怎么侍候你呀!你还是将错就错,不要管我了!”王三玄动情地说:“天地良心,我王三玄忘了什么,也不能忘了结发的妻子,你要是还不走,我就给你跪下了!”玉兰这才梳洗穿戴,坐上了八人大轿。

  喜报一案判定后,玉兰后母的爹爹认为他的闺女只是胁从,罪不至死,就到县衙府衙不断地告状鸣冤。由于该案没有什么漏洞,又是当朝状元所判,直到犯人被砍了头,也没告出个结果来。虽然闺女已经命丧黄泉,但他还是不服,就到京城开了家店铺,边挣钱边打官司。终于有一天,他托关系找到了一个朝廷官员,这个官员以王三玄草菅人命为由,给康熙皇帝上了一道奏章。

  康熙阅完上奏,一怒之下,下诏免去了王三玄的状元功名,赶回原籍。王三玄只好带着妻子儿女回到了老家柳河庄。这时候,王三玄的叔叔和大哥已经去世,只有大嫂、二哥二嫂在,并且二哥二嫂的日子过得不错。二哥二嫂一听王三玄从朝廷命官变成了平民百姓,顿时没了好脸色,只找了两间破屋给三玄家住下了。

  王三玄从小没干过庄稼活,也不会做买卖,妻子又是个残疾人,孩子还小。全家开始时还能用原来的一点积蓄维持,后来光出不进地花完了,就全靠二哥二嫂接济度日。这样十天半月的还可以,日子长了,王三玄的二嫂可不干了。她想,这个三玄就是个丧门星,自己多灾多难不说,还拐带别人不得安生,不如把他弄死,他的老婆就会另嫁他人,孩子也会带走,这个累赘就没有了。王三玄的二哥经不住老婆整天嘟囔,咬咬牙也同意了。

  八月十五的这天晚上,王三玄的二哥把王三玄请到自己家中,说是饮酒圆月。二嫂在酒里加上了蒙汗药,然后殷勤地劝酒。三玄毫无戒备,喝下酒后不大一会儿就晕了过去。这两口子立刻把三玄卷在席筒儿里,用绳子捆了几道,头下脚上靠在屋门后边,准备夜深人静时扔到后园的枯井里。

  这时,住在东屋的大嫂听到老二的屋里有动静,就蹑手蹑脚地从门缝往里一瞅,看到了刚才的情景。等到老二家两口子睡着,她把三玄夹到自己屋里,将他弄醒了,又找出丈夫生前的衣裳让三玄换上,还拿出一点儿钱递给三玄,急急忙忙地说:“你二哥二嫂起了坏心,要害死你,你得赶快离开这里!”然后拿馒头用酒泡了泡,喂了自己养的大黄狗,把醉狗绑好卷成原样,又给送了回去。三更时分,王三玄的二哥扛起那个席筒儿,偷偷摸摸地来到后园,撬开盖在井口的石板,把席筒儿竖了进去。

  玉兰见丈夫一夜未归,就到二哥家去找,二哥二嫂一唱一和,装作不知道。二嫂叹了口气说:“三弟这么要强,是不是看家里日子艰难,出外挣钱去了!他婶子,不是我说你,三玄不辞而别,多半是不回来了,你还拉扯着两个孩子,过了今日,明日又怎么过?不如找个人家,好歹活命去吧!”玉兰回到家中,坐在那里暗自流泪。她想起丈夫对自己恩重如山,就是饿死也不能改嫁,况且丈夫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自己一定要等他回来。她心一横,换上粗布衣裳,找了个破篮子和打狗棍,把孩子锁在家中,出门讨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