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一个重情重义的女子!赵信成说:“听你谈吐,应是一个知书达理之人。缘何落到此种地步?”
黄菊花抹着眼泪把两口子的遭遇讲了一遍,又叹口气说:“命该如此,夫复何言?容我洗去泪水,再来服侍您。”
赵信成急忙摆手:“小娘子休要再说,请先洗去脂粉,我带你寻找你的丈夫!”
黄菊花吃了一惊:“你说什么?我已被卖,你才是我的丈夫啊。”
赵信成说:“不,那个白敬之才是你的丈夫。我赵信成虽然是个商人,却不会趁火打劫,拆散人家夫妻。买你的银子我不要了,送你们做个本钱,做点生意安身立命。”一边说着,一边拉了黄菊花出去。
茫茫人海,白敬之会在哪里?黄菊花了解丈夫,直接就去了他们打算跳江的那个地方。果不其然,白敬之原地未动,昏倒在瑟瑟秋风之中。他又是一天没有进食了,他不愿用妻子的卖身钱活命。黄菊花千呼万唤,白敬之终于醒来。黄菊花把赵信成的义举叙述一遍,白敬之的眼里就有了泪光。他挣扎着跪倒,被赵信成扶了起来。赵信成说这会儿夜市里还没有打烊,快去弄碗饭吃。
既遇贵人相助,白敬之很快就重拾了生活的信心。他们先租了一处房子住下,去郊区买些碎米粗面,熬成糊糊充饥。然后就思谋着做什么生意,图一个长久之计。这天白敬之又从郊区买碎米回来,被几家难民拦住,问他从哪里买的粗粮,能不能分给大家一些,可以给他加一些脚力钱。白敬之脑袋里灵光一闪,这不是找上门的生意嘛!从此就用那十几两银子做本钱,天天去郊区买些碎米粗面,让黄菊花去难民扎堆的地方叫卖,自己赚些微薄的利润,也让难民有粮下锅,熬口稀饭果腹。
就这样本小利微一路做下来,到了年底算账,竟也小赚了一笔。两口子不忘恩人,买了份礼物去看赵信成。两家人相见十分高兴,赵信成询问了白敬之的经营情况后,伸出大拇指连连夸奖,说想不到你老弟还真是块经商的料,竟然用那么少的一点本钱做成一门生意。赵信成给白敬之出谋划策:一部分难民在汉口住了下来,粗粮仍有很大的市场;汉口一下子增加了许多北方人,可粮食市场却还是以满足南方人口味为主,这就给生意人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赵信成建议白敬之租门面开一个特色粮店,在供应粗粮的同时,增加北方的粮食品种,估计会有很好的前景。
白敬之何尝没有这样的见识?但他没有本钱。现在见赵信成提起这李,只能发出一声叹息:“无本难求利呀!”
赵信成大包大揽说:“这个兄弟不必操心,所需本钱只管到我这里来取。赔了算咱两个背运,赚了分我两成利润就行。”
白敬之又一次被感动得热泪盈眶。他双手抱拳,郑重说道:“小弟一定不负厚望!”
过了年,白敬之的特色粮店就开张了。还真被这两个人看准了,特色粮店一开张就生意火暴,供不应求。白敬之毅然携金北上,冒险回北方开发货源。
一路上虽不太平,倒也没有碰上特大的危险。到了唐州城才知道,这地方至今仍是宋、金两国的争夺对象。金国攻进唐州城也就停下了脚步,因为过了唐州就是襄阳,那是南宋死守的一道防线,决不许金兵染指的。宋军反击也是夺了唐州城就停止进攻,再往北去就是金国的地盘许昌了,金国也是寸土不让。两国之间的拉锯战,使唐州城成了一个两不管地区,虽然时有军队驻扎,却都没有派官员管理。没有官府管理做生意自然不用纳税,一些胆大的商人就冒险做起了跨境贸易。最近一个月是宋军光复唐州城,这对白敬之来说是个好消息。他没有急着打听行情,而是先去岳父家寻找亲人。岳父家房屋门窗大敞,看来好久都没人居住了。找左邻右舍打听,谁也说不出两个老人的下落。白敬之找了个旅店住下,关起门来哭了一场,然后打起精神做买卖。
因为南逃的人口太多,这里的粮食倒也充足,白敬之很快就收了一批。又去码头上雇了一条大船,七天以后就把粮食运到了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