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何大嫂一番话,曹瘦脸儿肺都气炸了。他叫何老大女人到荫处歇歇,自己帮她向王老板要钱去。
曹瘦脸儿进了王协记剃头店,对王老板说要剃头,王老板寒暄了几句便把曹瘦脸儿请到椅子上剃起头来。王老板问:"曹先生,今天怎么剃?""剃光。"王老板又问:"是全部剃,还是......"没等王老板说完,曹瘦脸儿不耐烦地又说:"剃光、剃光,晚上要到人家吃酒。"说完闭上双眼困着了。不一会儿头剃完了。曹瘦脸儿对着镜子一照,不禁大惊失色:"我的胡子呢,王老板,你怎么把我的胡子剃掉了?"王老板申辩:"不是你叫剃光的吗?""我叫剃光,是叫把汗毛剃光,我什么时候叫你把胡子也剃掉?我这八字胡子从十八岁留起,到现在四十多年,从没剃过,相命先生说我一脸福相,就出在八字胡子上面。如今你自作主张剃掉我的胡子,莫非与我有什么过不去!”“决无此意,决无此意。”王老板这时早吓出了一身汗,一边擦汗一边说:“实在对不起,这是个误会。”曹瘦脸儿板着面孔说:“不是打个招呼说声误会就了事的,上次有个收珠宝的古董商出了五十两银子买我这八字胡子,我还没有卖哩,我就怕破了福相。”王老板听出了曹瘦脸儿话中有话,自认倒霉,忍痛说:“曹先生,这事怪我粗心,破了你老的福相,五十两银子我实在拿不出,家里只有五两就送给你老吧。”说着跑进后房拿银子去了。这时,曹瘦脸儿把何大嫂叫来,当着她的面对王老板说:“不是我有心诈你几两银子,你这人实在可恶!人家何老大在你这里做几十年杂工,最后死了,你一毛不拔,你说良心不值钱,我说天下最值钱的就是良心。只有你这种人没良心,就是有也不值钱,还不如我的胡子哩。”说着接过王老板的五两银子交给何大嫂,让她回去为何老大安葬去了。
从此,掘港街上就传下来这样一句话:"曹瘦脸儿的胡子比良心值钱。”
帮哑巴申冤
有一天曹瘦脸儿在制台衙门附近的一家茶馆吃茶。他见倒茶的人面带愁容,眼含泪水,茶客们也都在交头接耳。他心中明白了几成,难道这茶馆里的人有什么冤屈事?于是他拣了中间的一张桌子坐下,一手抚着茶碗,一手撑着下巴,两眼望着大街上来往的车马行人。曹瘦脸儿这样坐是便于听四边的茶客议论。这时只听得左边桌子上的两个茶客在谈心:"大哥,你说还有天道国法吗?”
"唉!老弟,小声点。有道是茶喝三碗,闲事不管。平常多事多吃屁,今天是多事寻晦气!”
"凭他个制台大人的二尾子,强占有夫之妇不该办罪,真是岂有此理!”
"有什么办法。男人是个哑巴,这个冤枉怎么中,就是有人多事写状子呈上去,制台大人还不是听二尾子的。”
"咳!光天化日之下,堂堂的制台衙门出这样的丑事。”
曹瘦脸儿听到这里,便将茶碗端过去。那二人见来个生人,便不再开口了。他便凑上去招呼:"二位大哥请了!”
"请了,请了!”
"刚才听二位谈论。难道这里有哪个哑巴有冤屈事?”
"老哥,我二人没说什么,就是说什么也不关你的事。有道是你喝你的龙井,我喝我的雨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二位大哥,我是外地人,听听罢了,也不管他什么事,这个南京城里,我一无亲朋,二无故旧,听了也不会连累二位的,请问哑巴怎么样?”
"哑巴怎么样?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大哥,你听只听着,可不能多嘴。我们这些人也是看戏流眼泪--替古人担忧。这个茶馆的主人,就是刚才帮你倒茶的那哑巴。他的老婆十分美貌,夫妻二人倒也十分恩爱,生一男孩也有三岁。街坊邻舍都羡慕哑巴前世修得个好老婆。这茶馆那边就是制台衙门,衙门的人也有常来吃茶的,其中有一个叫张武的,此人是制台大人的二尾子。"曹瘦脸儿听到这里,问:"什么叫二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