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得意洋洋,伸手要拿金元宝,说:“小伙子,我死后一定保佑你发大财。”陶禄愤怒了,说:“楚国人怎么如此不厚道!我不在乎钱,但我绝不给不厚道的人一文钱!”陶禄说完,把金元宝抛进桥下的河里。
波涛汹涌,金元宝水花都没溅起一个。老太太和伙伴们都惊呆了。愣了半晌,老太太突然发狠,说:“你撞倒我不赔钱也就算了,但是,你再有钱也不能侮辱楚国人。老身今天要为楚国人讨个公道!”老太太说着,朝陶禄一头撞过来。
陶禄一闪身。老太太收势不住,一头撞在石头护栏上,死了。
陶禄说楚国人不厚道的话,激怒了楚国人。众人一致咬定,陶禄推搡老太太撞击致死。于是,陶禄被关进了死牢。
听车夫讲完陶禄的“杀人”经过,陶寿说:“爹,您放心,二哥肯定没事。楚国人不是爱钱嘛,咱拉一车金子去,二哥就活蹦乱跳地回来了。”
陶福则忧心忡忡,说:“钱要花在点子上。我们只有找到目击证人,证明老太太不是被老二推搡撞击而死,老二才能洗去不白之冤,平安脱身。”
陶寿说:“呔,大哥你落伍了。等你找到目击证人,二哥早没命了!没什么冤不冤的,如今的世道,不讲道理,有钱就有理。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咱不必搞那么复杂。我们先用钱把楚国人砸晕,捞出二哥来再说。”
陶福被小弟当面顶撞,很是不爽,说:“三弟,不讲道理,要吃亏的……”
陶朱公顿一顿手杖,打断陶福的话,说:“别争了。陶寿你赶紧准备两万两金子,到楚国去找你庄生叔叔。”
陶福想去楚国贩丝绸,父亲让二弟去了;陶福想去楚国救二弟,父亲又让三弟去了。陶福很受伤,他跟着父亲打拼多年,为陶家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可父亲似乎并不怎么看重他,只让他干些管理农庄工人的琐碎事儿。陶福向母亲哭诉道:“妈,我真的很不中用吗?既然爹不把我这个长子当回事儿,我不如死掉算了。”
陶妈妈也觉得老头儿不怎么信任大儿子,就对陶朱公说:“老三去楚国,不一定能救回老二,要是再把老大郁闷死了,我们陶家就太悲惨了。”陶朱公沉吟良久,一声叹息:“那就让老大去吧。”
发财别张狂
陶朱公给庄生写了一封信,交代陶福,到了楚国,把信和金子交给庄生,什么也别说,更别说陶禄冤不冤的,赶紧掉头回来。
陶福到了楚国,把信和两万两金子交给庄生。庄生草草扫一眼陶朱公的信,对陶福说:“你赶紧回家去吧。如果你弟弟放出来了,你也别问是怎么放出来的。”
前后不到十分钟。陶福送出去两万两金子,连水都没有喝一口。就这样回去?陶福不放心,不甘心,他是来救弟弟的,没带回弟弟,如何向父母交代?
陶福没有回家。除了送给庄生的两万两黄金,陶福又另带了一些金银珠宝,从庄生家出来,他又拜访了几个楚国重臣,他要保证二弟万无一失。同时,陶福又开始悄悄寻找目击证人,调查二弟“杀人”真相。
庄生是陶朱公的好朋友,对陶禄杀人事件自然十分上心,陶朱公即使不写信不送金子,他也会竭力相救的。庄生所以收下金子,只是为了让陶朱公放心,等陶禄平安出来,金子他自会奉还的。
庄生琢磨几天,想出个法子来,对楚王说:“臣夜观天象,似有不祥之兆,只怕于楚不利呀。”楚王迷信天象那一套,顿时惶惶不安:“如何是好?”庄生说:“德政能感天动地,安抚民心。快捷的德政措施是大赦天下。”
庄生是楚王最信任的正直之臣,楚王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庄生会用这种方法来救朋友的儿子,就说:“那就大赦吧。”当即吩咐秘书写大赦诏书。
那写大赦诏书的秘书,正是陶福打点过的,他连夜向陶福报喜:别发愁了,你弟弟有救了,楚王要大赦天下了。陶福大喜之余,心疼那送给庄生的两万两金子,又来到庄生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