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博的成长故事

儿童资源网

宋文博的成长故事

  在衡阳市第八中学读书的时候,宋文博的家庭条件算是比较好的,在学校读寄宿。宋文博的爷爷、奶奶觉得孙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需要补充营养,于是每个星期宋文博回家后,爷爷奶奶都会特意准备一些菜还有包子、馒头之类的食物,要宋文博带回学校吃。而宋文博一到学校,就会把自己带的菜拿到寝室分给其他同学一起吃。而这些食物也就自然而然成了同学们最难得的佳肴,大家为感谢宋文博每个星期的“盛情款待”,给他取了个亲切的称呼———炊事员。

  生死不离葛爷爷

  宋文博的爷爷是南下干部,曾经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之后便到了衡阳工作,和狼牙山五壮士之一的葛振林住在同一栋楼。

  宋文博从小就是在爷爷所在的部队营院长大的,经常去找葛振林爷爷,要他讲《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1941 年9 月25日,在河北省易县狼牙山阻击日军战斗中,葛振林与四位战友临危不惧,英勇阻击,面对不断逼近的日军,他们宁死不屈,壮烈跳崖,而葛振林被挂在树上,幸免于难。每次听葛爷爷讲故事的时候,宋文博都会双手托着腮,仔细认真地听,而听完以后,就会说自己长大以后,也要成为一名像葛爷爷一样的军人。也就是从那时候起,宋文博就开始养成了军人的优秀品质:爽直、果断、豁达、奉献!

  巧合的是,宋文博牺牲后被安放在衡阳革命烈士陵园,与葛振林的墓冢同在一排,刚好一个头一个尾,生死不离葛爷爷。

  “劳动模范”

  宋文博高中时就读于衡阳市第八中学145 班。他胖胖的,憨憨的,爱劳动,人缘关系特好,又乐于助人,因此,很快就成为了同学们“欺负”的对象。

  每天放学以后,都会安排两个学生打扫教室,好多同学都喜欢当“逃兵”,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没有打扫,总会有人帮忙完成任务,这个时候,宋文博总是会悄悄地帮着打扫。每个星期一次的大扫除,宋文博更是忙碌,哪个同学力气小不能干重活,哪个同学生病了不能参加,宋文博都会去填补这个空缺。

  有一次,班上要给学校操场铺煤砂,靠同学们的弱嫩肩膀去挑煤砂来填铺操坪,难度太大了。于是宋文博想方设法,找到熟人帮忙,借到两辆运煤的车……宋文博热爱集体,热爱劳动,自然就成为了班上的“劳动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