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年少时候的故事

儿童资源网

杜甫年少时候的故事

  “子美,想什么呢?”师父的话将杜甫从回忆中拉了回来。

  “来来,子美,老和尚给你将故事。”

  “好呀!师父,我最爱听您的故事了!”杜甫拍手大叫着。

  师父呷了一口酒,故事娓娓开来:“故事是春秋时鲁君对一妇人的赞称。据《列女传》载,齐军来攻鲁国,逼近郊外,见一妇人抱子携侄而行。妇人见形势危急,子侄不能两全,便舍弃儿子,抱起侄子逃难。齐军问其故,答曰:‘弃子而行义。‘齐军感慨道:‘鲁郊妇人犹能持节,何况朝廷!‘遂罢兵。”

  杜甫听完后心潮澎湃,对那个鲁妇的义行开始崇敬起来。

  “师父,这个故事好感人,鲁妇的义行使徒儿倍感崇敬。”

  “孺子可教呀!要记着以后你做事要以‘义’为先,才能体现你的本色。也不枉老和尚的教导。”

  “是,师父!徒儿一定牢记。”

  “好了师父,给你一件礼物,权当过年的礼物。”

  “不了,师父,您不是将‘灰灰’送给我了吗?我很知足了。”

  “此礼物是你以后做大事,用着到的,你一定要珍惜。喏,这是老和尚一绝学‘连环追命十八箭’的秘籍,你以后要好好的练习,才能对你有利。”

  “徒儿谢师父传授绝技!”杜甫跪拜道。

  “好了,你下山去和你父母过年,记得要好好待他们,一年后来我这我要考考你”

  “师父,还是让我陪你吧!”

  “去吧……”

  “师父~”

  师父背过身,向杜甫示意离去,杜甫带着一点遗憾下山了。

  杜甫骑着灰灰,回到家里,突然听到轻声的抽泣声。杜甫轻轻走到门口,从门缝里一看,父母对这一个灵位轻轻的抽泣,母亲带着幽怨的声音说:“相公,都是我不好,当年为救子美,而失去了我们的商儿。”

  “唉!我理解你的心情,当初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你答应了你姐姐,要好好照顾子美,而现在子美又这么聪明懂事,你我也应该感到欣慰,我又怎么能怪你呢!”

  “商儿”“为救子美”…。这些犹如一个霹雷打在杜甫的头上。在记忆中,我好象有个弟弟,但是我后来怎么也没有见到过他……难道……这是怎么回事,杜甫急忙冲进去。

  “爹,娘,您们说什么?!”

  “子美,你怎么会…。”

  “爹,娘,你们告诉我怎么回事?我记得有个弟弟,他现在在哪?”杜甫激动的问。

  母亲开始哭了,父亲的眼角也见泪光。

  “罢了,他始终会知道的,娘子你告诉他吧!”父亲含着泪向母亲说

  母亲抽泣着说:“子美,你听好了我们杜氏家族世代奉儒守官。先世居于杜陵(今西安市东南)。你的十三世祖杜预,是晋代名将,著名学者,封当阳县侯。你的十世祖杜逊在东晋初年迁到襄阳(今湖北襄樊),任魏兴太守,你的曾祖杜依艺任巩县(今属河南)县令,遂迁居巩县。你的祖父杜审言是初唐著名诗人,官至膳部员外郎。你的父亲杜闲曾任兖州(今属山东)司马,奉天县(今陕西干县)县令。

  你的母亲是清河大族崔家的女儿,在你尚未记事时便死去了。你继母卢氏过门后,你寄养在我家。其实我不是你娘,是你的二姑母,当我看到幼小的你,想起你的母亲,我不忍心让你吃苦所以把你当自己的儿子养。你有一个表弟,叫商儿。有一次,你们两个孩子同时患天花,我为了保住你的性命,而疏忽了你表弟,不想他没有撑过来,就去了……”

  杜甫听到这已是泪如雨下,他嘴里喃喃的说:“不,不是这样……”

  姑父看着杜甫这样,抹去眼角泪水,努力的笑着说:“子美,不要这样了,这些年来你没有辜负我们的期望,想想你6岁时在偃城(今属河南)见到的公孙大娘舞‘剑器’。公孙大娘是当时最优秀的舞蹈家,‘剑器’是一种戎装舞蹈,动作刚劲,节奏铿锵。当时你说公孙大娘的舞姿,忽而自空而落,光彩夺目,如同后羿射落的九个太阳;忽而拔地而起,凌空飞腾,如同一群天帝驾着蛟龙飞翔;她上场时神情端庄,如同雷霆初止,天地一片肃穆;她收舞时英姿卓立,如同江海停止翻腾,凝聚着清冷的光辉。这些说明幼年的你就已对艺术有了较强的感受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事后,公孙大娘教导你说舞蹈,书法,绘画,音乐,诗歌,是彼此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