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昂家室富有,以这种不惜千金而特立独行的方式,隐喻世人,独知千金胡琴而不知我有比胡琴更有价值的才学?这种以胡琴为饵而毁琴暗中推销自己的方式,真是煞费苦心,功夫不负有心人,陈子昂果然在京师洛阳诗名大振,但是陈子昂并非甘心仅仅做个响誉仕林的诗人,他的最终目的仍然是仕途,当诗名响亮而仕途依然黯淡时,陈子昂不惜铤而走险,犯颜直谏,为此他为女皇武则天上了一封《谏灵驾入京书》,文章洋洋洒洒,文采飞扬,可见陈子昂是有真才实学的,武则天是非常爱才的,一个骆宾王都让其感慨和心动,何况一个竭尽忠诚的新秀,女皇破例召见陈子昂,但见陈大才子对答如流,才思敏捷,于是女皇封了陈一个中书省麟台正字官职,相当于内阁秘书。陈子昂投其所好,一发而不可收拾,再上谏书,也许其理想是当一个魏征那样的谏臣,但骨子里邀宠的味道是很明显的,结果再中女皇心思,官职也升为右拾遗,从八品上,副科级别。
这样的升迁自然满足不了陈子昂内心的欲望,因为陈大才子非常自负,认为自己满腹经纶,且经世济才能够安邦定国,于是倾其全才,先后为女皇上了无数道谏书,其中《谏开告密书》和《为政条奏八科疏》很有见地,他以为知人善用,爱才如命的女皇能够实现他为政的满腔抱负,可是让他始料未及的是他却被女皇分派到武攸宜军中任管记,随军北伐契丹,一个幕僚,一个让其看不到前途的颠沛游离的任命,让其对自己的前途产生了迷茫和动摇。史载“子昂褊躁无威仪,然文词宏丽,甚为当时重”,大概也不算冤枉了这位大才子,因为他的某些做法确实和文人的稳重以及沉稳不符,性格上的急功近利也为时人所非议。
陈子昂虽未被列入初唐四杰中人,但其在仕途幻灭的过程中,为唐初文风的探索却堪称为一座不朽的里程碑,针对文学方面初唐的浮艳诗风,他力主恢复汉魏风骨,反对齐、梁以来的形式主义文风,陈子昂的诗,风格朴质而明朗,格调苍凉激越,文学成就最高的当为《感遇》诗三十八首。后世人没有披露他在朝廷时是怎样得罪武则天的近臣武三思的,他在写下了那首著名的《登幽州台歌》后,辞职返乡,接着厄运接踵而来,先是父亲病故,接着他被武三思的爪牙县令段简找了个借口,收系狱中,半月以后,“忧愤而卒,时年四十余”,这位毁琴散诗而幻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的唐初大诗人,在心灰意冷中孑然逝去,徒留幽州台上的千古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