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探险,我们对寻宝的确没什么兴趣。接下来,我们决定从寨子的巨大溶洞口,一直深入到洞底。
走出天坑
夜色里遭遇红白鼯鼠
溶洞有两个名字,一个是当地人所称的“司家迁溶洞”,另一个叫做“玉龙洞”,因为探洞的驴友发现洞中和中国龙神型兼备的钟乳石而得名。
我们在时而乱石,时而陡坡的洞内走了约一个多小时之后,才终于来到仅有几平方米的主竖洞前。竖洞内漆黑一片,我们将一根铁棒横在两三米的直径口,然后系上绳索,挨个往下降。
第一个行动的仍然是“月球”,第二个是我。双脚蹬着岩壁往下降了约三五米后,岩壁开始向里凹。之后,我都是悬空着下降到洞底,好在洞不算深,大约有20多米左右。
“东东”是最后一个下到洞底的人,他坚持用他的“东东制造”牌装备完成了这次降落。我们在洞底大厅吃过午饭,休息片刻之后,开始沿着一个宽阔的洞道前行。随着洞壁四周渐渐出现的钟乳石,我开始感叹起地下世界的神奇。美丽的钟乳石形态各异,有些直连洞顶,如定海神针顶天立地,有些如白衣观音合掌闭目立于一旁……在头灯的照射下,一切都散发着荧荧之光——比起当年李永焕的财富来说,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要珍贵得多。继续前行,晶莹剔透的钟乳石,如天上繁星,数不胜数。而那条悬在空中的“玉龙”,便隐藏在这众多的繁星里。
我们一直向里走了近两个小时。为了赶在天黑之前攀上那条来之前就危机四伏的天坑悬壁,下午4点,我们就开始快速往回走。
然而,当我们小心翼翼地攀回到最初的溶洞口的时候,已近晚上7点。因为是下雨天,此时天已黑尽。加上这次出行,我们都没有带避寒装备。最后,我们也只能冒险,在夜色中与百米绝壁、“火麻草”,还有朽坏的栈道再次交锋。当所有人都平安通过时,我们全都有一种劫后余生的感觉……当我们终于走出天坑的时候,已经晚上10点左右。
最值得一提的,还有一只在夜色中突然出现的奇特动物。它在我们刚走出天坑时,陡然闪现在我们面前,弄得我们失魂落魄。当时,我们只是匆匆地拍下了它的照片:它有着红棕色的毛、又大又长的尾巴,还有着一张长得酷似熊猫一样的脸。后来才得知,这种动物叫红白鼯鼠,也叫飞狐或飞虎。红白鼯鼠最神奇的地方,是身躯两侧前后脚之间的一层薄膜,它能够帮助自己从高处飞向低处,滑翔20—50米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