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志接过画来一看,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立马低下了头。
这幅画是六皇子出世后第一百天,由御用画师画的百日图。当时宫中有个传统,就是皇子出世以后,要在百天时画一幅画,上面不但要画上皇子,也要由皇上信任的两位大臣在画的两侧印上自己的掌纹,以示自己不仅效忠当今皇上,也会效忠皇子。这是从太祖朱元璋传下来的规矩。
这张百日图是三年前绘制的,上面就有李文志左手的掌纹,从掌纹上可以清晰地看出,李文志的生命线是连贯的,并无断开之处,看来,所谓“神仙修通生命线”的故事,完全是他编造出来欺骗皇上的。欺君乃死罪,李文志脑门上渗出了冷汗。
李文志被带到朱棣面前,朱棣要他立刻说出那位神医的下落,可饶他欺君之罪,否则定斩不留。李文志跪在地上,哭道:“陛下,那位道长是用针灸和药术救的微臣,而不是用的什么‘修命刀’。不过那位道长临走时跟我说过,让我不要对别人透露他的名号和住址,故微臣编出谎言来欺骗陛下,臣知罪。如非要微臣说出那位道长的下落,臣万难从命,宁求一死!”
朱棣气得浑身颤抖。想自己平时待李文志不薄,可他却这样对自己,不由得大怒,冷笑道:“你以为这样朕就找不到那个老道了吗?你也太小看朕了!”说完,朱棣下旨将李文志收押,并贴出皇榜,寻找那个道士。只要那个道士在十日内进宫为朱棣医治,就可免去李文志的死罪。如果过了十日道士还不出现,就将李文志开刀问斩。朱棣想:既然李文志不惜舍命来保护那个道士,想必二人关系非比寻常,那个道士为了救他也一定会出现。而且朱棣也很纳闷:这个老道究竟是什么人,为什么害怕出面呢?
果然不出朱棣所料,皇榜贴出的第七天,有一个道士揭了皇榜。当道士被带到朱棣面前时,朱棣不由地一惊,这个道士果然其丑无比。朱棣问道:“你能治好朕的病?”道士点点头,答道:“不过在为陛下诊治之前,我要先见李文志!”朱棣怒道:“好你个老道,竟然敢跟朕讲条件,就不怕朕杀了你?”道士微微一笑,道:“生死皆由天命,何惧之有?只是杀了我,陛下的病恐怕就无人能治了!”
朱棣传旨将李文志带来,李文志看到道士的瞬间,大吃一惊,连连摇头,说:“道长,你怎么来了?你不该来啊!”道士笑了,说:“李将军,我治好了你的病,如果你现在因为我而掉了脑袋,我岂不是白费了心血?”说完,他转身对朱棣道:“恳请陛下赦免李文志的死罪,贫道用自己的人头担保,一定治好陛下的病!”
朱棣点点头,下旨免去李文志的死罪,削职为民,立刻出宫,三日内离京。李文志上前紧握道士的手,说:“道长,咱们宫外见!”道士摇摇头,说:“李将军,你只管放心离京,不要等贫道。如果你我有缘,必有重逢的机会!”二人依依惜别。
李文志走后,道士留在宫中给朱棣治病。道士果然医术神奇,五日后,朱棣痊愈。随后道士又开了些保养的药方,准备告辞。这当口,朱棣摒退两侧,突然轻声问道:“允炆,是你吗?”道士身体猛地一振,抬头看向朱棣,眼中似有千言万语。
朱棣眼含热泪,说:“我的侄儿,虽然你的相貌变了,嗓音变了,可我还是能感觉到,你一定是允炆!”道士呆立在那里,一语不发,过了一会儿,眼泪流了下来。朱棣起身抓住道士的手,说:“当初皇宫那场大火,我真以为你死了,因为我看到了一具烧焦的带着皇冠的尸体!我很痛心,我并不想要你的命,只是要你投降即可。但后来我发现那具尸体牙齿都已脱落,我就知道那不是你,你一定还活着!这些年我一直在找你,今天终于找到了!允炆,快跟叔叔说,这些年你都去了哪里?如何生活的?”
此时,道士早已泣不成声。
这个道士不是别人,正是朱棣的侄儿,被推翻的建文帝朱允炆。当年明太祖朱元璋死后,因太子已去世,朱允炆作为皇长孙继位。这一天,朱允炆微服出访,李文志陪同,李文志是他最信赖的大臣之一。李文志当时跟一个法号灵虚的道士是莫逆之交,便带着朱允炆来到灵虚道长的观内。灵虚道长看过朱允炆的面相,说他恐怕会有祸事。朱允炆笑了,随口说:“朕能有什么祸事?”然后便知说走了嘴。灵虚道长笑了,说:“贫道早就看出是陛下微服出访。陛下有所不知,这帝王同样会有祸事,而且是人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