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半炷香

儿童资源网

江湖半炷香

  桂云听完一愣,再仔细一想,冷汗就下来了。周铭又说:“当年有人害我,是你救了我,可你知道那些人为什么要害我吗?”

  桂云摇摇头,周铭就说:“我年轻时是开医馆的,没做几年就声名远播,抢尽了同行的生意。有几个同行对我恨之入骨,放火烧了我的医馆,我的家人都死在大火里了。我这才知道,人有点本事就会招人忌恨。从此我心灰意冷,漂泊江湖,谁知他们还是不放过我,我只好东躲西藏,连个囫囵觉都睡不上,每晚只睡半炷香的时间……”

  桂云听罢,不禁感慨万分:那些死去的功臣,不正像周铭一样吗?战功越多、权力越大,对皇位越有威胁,朱元璋就越盯着他……桂云正想着,突然“扑通”一声,从房梁上落下个人来。

  桂云吓了一跳,上前一看,掉下来的这人十分眼熟,竟是皇宫里的锦衣卫,看来朱元璋也不放心自己呀!桂云肺都气炸了,转身就去取刀,周铭忙拦住他,说:“杀了他,你便没生路了,你全家人都得死!”

  桂云的刀掉在了地上,周铭说:“我刚才点起的是迷魂香,在我们喝的酒里,我已下了解药。这锦衣卫中了迷魂香,一时半会儿醒不了。你把他送回家,就不要声张了。他在这里出了丑,你不杀他,还给他留了面子,他怎能在皇上跟前再陷害你呢?”

  桂云一听,只能如此了,就吩咐家人把那锦衣卫用轿子送到他家里。送走了锦衣卫,周铭对桂云说:“躲过了这次,逃不过下次,你这病要及时下药了。”

  桂云犯愁道:“这‘病’只怕是绝症,怎么下药呢?”

  周铭说:“药方已经开好了,就在我手里。”他展开手,手心里写了一个“隐”字。桂云皱眉道:“你是说,要我辞官归隐?”周铭点点头,说:“只是这药方还缺少一个至关重要的药引子,我去寻,你一定要等我。”周铭说完,就急匆匆走了。

  结拜香

  第二天桂云上朝,见朱元璋对自己如往常一样,看来那个锦衣卫果然没出卖自己,也就放心了。

  又过了几天,朱元璋交给桂云一个任务:大臣何健谋反,让桂云做监斩官。何健和桂云一样,也是在战场上为朱元璋卖过命的兄弟,他怎么可能谋反呢?

  桂云闷闷不乐地回到府中,老家却有人来报丧,说桂云的父亲犯了心口痛的旧病,一口气没上来,死了。桂云悲从中来,立刻向朱元璋报丧,说要回乡守孝。守孝是大事,朱元璋只好让桂云回去。监斩的事,自然就作罢了。

  桂云一路上马不停蹄,回到家乡,父亲的灵棚早就搭好了,桂云进去大哭了一场。可是等到晚上,从灵堂后面转出个人来,对桂云说:“我儿可好?”桂云一看,竟然是父亲!

  桂员外说:“儿啊,我就是那个药引子呀!”这时,周铭也从后面转了出来,说:“恭喜恩公,终于脱身了。”桂云这才明白周铭的苦心,可还没等他高兴起来,周铭又说:“眼下还有一关要过,皇上一定会派人来,名为吊唁,实是看令尊的生死。到时候令尊必须死过去一次,才能瞒过他们。”

  桂云问:“死过去容易,可事后怎么活过来呢?”周铭叹了口气,说:“难就难在这里呀!”

  周铭说,人的膏肓两处是药力最难达到的,也是最薄弱的。如果在膏肓之间插进银针,只要分寸得当,人便如死了一样,却还有一口气在丹田,这样便能瞒得过来吊唁的人了。不过周铭也有忧虑:“这种假死不能持久,只能在半炷香内,过了半炷香时间,人便会由假死变成真死。”

  桂云心想,吊唁的哪有呆得久的,半炷香时间也够了。

  果然不出周铭所料,不到三天就来了朝廷的快马,大太监索震代表皇上前来吊唁。索震在棺前哭了几声,起身摸了摸了桂员外的身子,果然手脚冰凉。索震想了想,吩咐身边的小太监:“点起一炷香来,我要好好瞻仰瞻仰老人家的遗容。”

  香点起来后,索震就拉了把椅子,坐在棺旁看着。那炷香点燃后冒出一股异香,一会儿就飘满了全屋。屋里的人闻到香味,都觉得鼻子里痒痒的,一忍再忍,可到最后都忍不住了,纷纷张嘴打喷嚏。原本肃穆的灵堂里,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喷嚏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