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说:“不过是一条蛇,有什么可怕的,让我过去看看!”
刘邦拔出佩剑,领着大家继续向前走。走不多远,果然见一条巨蛇盘踞在路上,刘邦二话不说,挥剑向巨蛇砍去。巨蛇猛地跃了起来,尾巴向刘邦横扫过来。刘邦又劈又砍,巨蛇终于被杀死了。
杀了巨蛇,刘邦又领着大家继续往前走。不一会儿那位负责探路的劳工又跑回来报告,说前边有位老妇在痛哭。刘邦领着大家赶忙赶过去一看,果然见到了那个哭泣的老妇,刘邦就上前问老人缘何如此悲伤,老人回答说:“我的儿子被人杀了哟!我的儿子是白帝之子,刚才躺在路上睡觉,想不到却被赤帝之子给杀了!”
刘邦听了,刚想安慰她几句,老人却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这使大家深感惊奇,他们仔细琢磨着老人的话,最后都认为老人说的白帝之子,就是那条被斩杀的蛇;而赤帝之子,无疑便是斩蛇英雄刘邦了。于是刘邦在这些役夫们的心中的形象更加神圣了,他们坚信刘邦一定能做一番大事业,所以谈更加坚定了永远跟着刘邦的决心。
当然,也有一些史学家认为,这是刘邦和劳工在逃亡期间,有人故意创造出的神话,用以宣传刘邦的天生贵相,借此扩大这个流亡集团的影响力和威慑力。不管怎样,这件事的确让刘邦欣喜若狂,他以后便常常借此来提高自己的威信和地位。此后,刘邦带着人到处逃亡,但每次他的妻子吕后都能找到他,刘邦很奇怪,问妻子原因,吕后说他藏身的地方常有彩云缭绕,所以很好找到。刘邦后来便让手下人广为传播这种谣传,很多人便相信了,都想来投奔他。没过多少日子,刘邦的势力就大了起来,他也被当地人称为沛中的豪杰。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率领起义军攻占了陈以后,自立为王,建号“张楚”。当时,各郡县的民众纷纷杀掉秦朝的官吏来响应陈胜。沛县的县令害怕了,觉得与其被人杀掉,还不如率人造反,就想以沛县来响应陈胜,萧何和曹参当时都是县令手下的主要官吏,他们劝县令说:您是秦朝的官吏,却要率沛县人背叛秦朝,百姓未必会听您的。可以把本县流亡在外的人召集回来,能得到几百人,有了这些人百姓就不敢不听您的了。县令觉得有理,便让刘邦的妹夫樊哙去把刘邦找回来,刘邦便带人往回赶。后来县令却又后悔了,害怕
刘邦回来会抢了自己的位置,弄不好还会被刘邦所杀,等于是引狼入室。所以,他命令将城门关闭,还准备捉拿萧何和曹参。萧何和曹参闻讯赶忙逃到了城外,刘邦将信射进城中,鼓动城中的百姓起来杀掉出尔反尔的县令,大家一起保卫家乡。百姓对平时就不太体恤他们的县令很不满,杀了县令后开城门迎进刘邦,又推举他为沛公,领导大家起事。刘邦便顺从民意,设祭坛,自称赤帝的儿子,领导民众举起了反秦大旗。这时的刘邦已经四十八岁了。
楚汉相争
秦末农民战争中还有一支强大的力量,这就是原来楚国贵族的后代项羽和叔叔项梁,他们在吴中(现在江苏的吴县)起兵,兵力很快达到了近万人。同时,其他被秦国灭掉的六国贵族后裔们也纷纷起兵,加入了灭秦的行列。
在陈胜被车夫庄贾杀死后,项梁便拥立了楚怀王的孙子心做了楚王,定都盱眙(现在江苏盱眙),后来和章邯率领的秦军展开了激战,开始几次都取得了胜利,结果项梁更加骄横狂妄,别人的话也听不进去,结果被得到援兵的章邯偷袭,大败被杀。章邯在项梁死后,觉得楚国不会再构成大的威胁,于是将主要精力转向了赵国。赵国受到攻击又向楚国求救,楚王在和众将商议之后便决定兵分两路去增援赵国。一路由宋义和项羽率领北上,直接救援,一路则由刘邦率领西进关中,牵制秦军,策应北路援军。楚王和众将约定:谁先入定关中谁就做天下之王。但大家都对做王没抱什么大的希望,因为当时的秦军还很强大,将领们都不愿意冒险西进和秦军决战。项羽为了给叔叔报仇,要求和刘邦一起西进关中,但遭到大家的一致反对,大家觉得项羽做事比刘邦要残忍得多,而且又年轻没有经验,刘邦则是个长者,宽厚仁慈,威望较高,所以,最后决定只让刘邦一人领兵西进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