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顺三娘子

儿童资源网

忠顺三娘子


  
  “看来也只好这样办了。”俺答汗派了使者到大同向明朝求和。
  
  事情正像三娘子所希望的,原来拒绝蒙古求和,杀害蒙古使者,是因为嘉靖皇帝信用奸臣严嵩,才做出了那样荒唐的事。现在隆庆皇帝已经继位四年,先后任用的内阁大臣高拱、张居正都是很有远见的人,他们对鞑靼采取了新的政策,一方面加强防御,一方面待机议和。果然俺答的使者一到,明朝宣大总督和大同巡抚方逢时就热情地接待了把汉那吉,同时奏报朝廷建议抓住有利时机,争取俺答,允许通贡互市。朝廷经过议论,同意议和;且当即任命把汉那吉为指挥使,让俺答了解明朝议和的诚意。然后,俺答按照明朝的要求,把赵全等一小撮奸人逮捕送到大同,明朝立即派人礼送把那汉吉回到俺答身边。祖孙见面,相抱流泪,连连向南叩头,以表示对朝廷的感激。三娘子感到非常庆幸:蒙、汉和好有望了。
  
  第二年三月二十八日,朝廷下诏封俺答为顺义王,并授予俺答属下的大小首领以不同等级的官位。接着又议定在长城的若干关口设立互市地点,恢复蒙汉贸易;俺答每年派遣使者到京师朝贡,朝廷给以酬赏。同年五月,在大同北面长城外的晾马台举行了顺义王俺答封王宣誓仪式。
  
  俺答毕竟已经六十五岁了,精力大不如前了,又经常求神拜佛,对于管辖东起今内蒙古,西到甘肃、青海一带广大地区的部众,对于一年一度的进贡和互市贸易,的确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他开始把一些必须亲自到场而又并不很重要的事情交给三娘子去办。
  
  看到三娘子聪慧开朗,机警果敢,显示出了卓越的才能,就索性把政治、军事、外交等许多重大事务交给她。从此,三娘子矫健的身影不断出现在鞑靼的各个部落,出现在练兵场上,出现在互市贸易场所,出现在大同官衙……她在整个部落中获得了很高的威望。
  
  三娘子对部落中的一切事务,都怀着极大的热情,认真严肃地办理。而对于同汉人打交道,则是她最热心的。记得第一次去主持互市贸易的时候,看到汉人摆出的琳琅满目的商品,她暗暗佩服汉族人民的聪明才智;看到蒙、汉两族百姓成交后的满意表情,她是多么高兴啊!她暗暗下定决心,一辈子都要珍视这来之不易的蒙、汉友谊,只要自己还在,就决不允许有人破坏。
  
  作为俺答汗的全权代表,三娘子同历任宣大总督和宣抚府巡抚都保持了密切的关系。她曾多次拜访先任巡抚、后来升任总督的吴兑老先生。记得第一次去拜见他的时候,眼前出现的是一位热情而又和蔼的长者:他举止文质彬彬,而又热情好客;虽然年长许多,但又不拘礼节;虽是第一次见面,却又一见如故。三娘子受到了热情亲切的款待,又收到了许多自己喜爱的装饰品。她感到,到吴先生家就像是到了自己家中一样。
  
  一晃十年过去了。1581年,俺答汗病逝。朝廷隆重地赐祭致礼,三娘子和俺答的长子黄台吉也上表贡马答谢。1583年闰二月,朝廷命黄台吉承袭顺义王王位。黄台吉按照部落古来相传的、父亲死后得以继母为妻的习俗,向三娘子提出了要求。但三娘子已不是十一年前出嫁时的心境了。那时她年轻幼稚,崇拜俺答汗,虽然比自己大四十三岁,但自己愿意嫁他。而现在,应当嫁的黄台吉,虽然是俺答的儿子,但也已年过半百,而自己才三十出头,风姿依旧;黄台吉虽是俺答汗的继承人,但各方面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而自己则具有很高的威望,是整个部落的中心人物。嫁给他可不甘心。她果断地率众离开顺义王府,回到自己的家乡。
  
  时隔不久,当时的宣大总督郑洛派来使者求见,三娘子礼让进房。使者开门见山地转达郑大人的意见:请求三娘子以大局为重,嫁给黄台吉。三娘子对郑大人派来的使者是尊重的,但她还是申述了自己的理由。使者并不急躁,他痛快地承认了黄台吉的威望、才能的确不如三娘子,然后分析说:“正因为如此,黄台吉虽然承袭了顺义王位,但除了他自己的部众,他对其他各支部众缺乏号召力。如果三娘子不和他成婚,原来俺答汗所统辖的广大部众就有分崩离析的危险。如果出现这种局面的话,鞑靼部有面临内战的危险。由于缺乏像您这样的人统辖,各个部落各行其是,那种目光短浅的人又有可能率众南侵,您所为之奋斗了十年的蒙、汉和睦关系也会因此而受到破坏……”三娘子沉默了许久,她想到的确有许多部落的首领桀骜不驯,只是因为害怕自己而不敢轻举妄动。……想到这里,她坚定地对使者说:“请郑大人放心,我尊重郑大人的意见。”她成了第二代顺义王的夫人。
  
  1587年,黄台吉去世,各部首领又出现了内讧的迹象。仍是在郑洛的多方斡旋下,同年七月三娘子又成为第三代顺义王扯力克的夫人,再一次维护了蒙古鞑靼部落的团结,维护了蒙、汉民族的友好和睦。她因此被明王朝封为忠顺夫人。
  
  1613年,三娘子病倒了。弥留之际,她听到远处传来一个少女用汉语在唱歌:
  
  红妆一队阴山下,乱点酡酥醉朔野。
  
  塞外争传娘子军,边头不牧乌孙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