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善是个瞎子,今年三十多岁,从小双目失明,可怜父母早亡,跟着哥嫂生活。
这天早上,刘善的哥哥和嫂嫂发现家里耕牛被盗了,赶紧报案。乡派出所来了两位民警,他们在牛屋转了一圈儿,又问了刘善哥嫂一些情况,还走访了村上的乡亲们。等那两个民警要离去时,刘善把他俩给拦住了:“你们问了我的哥嫂,还在村上走访了那么多人,为什么不问我啊?”
警察笑道:“你一个瞎子,能看到什么?能给我们提供什么破案线索?就是大白天有人在你眼皮底下作案,你也是两眼一抹黑。”
刘善却不服气地说:“我虽然看不见是谁,可是我能听见他的脚步声啊!”
两个警察说:“光凭听到脚步声又能怎样呢?”
刘善的哥嫂这才想起,平时村上的人来刘善家,他能根据对方的脚步声判断出来者是谁,于是赶紧向警察说明了情况。警察一听,顿时有了兴趣,跟刘善说:“想不到你还有‘特异功能’啊!那你能说出偷牛人是谁吗?”
刘善说,偷牛的人是邻居朱天龙。他还说,他听见朱天龙牵着牛朝村东的大路上走了,可能是先把牛藏到东庄他大姑家。警察赶到东庄朱天龙的大姑家,果然在她家搜出了刘善家被盗的耕牛。
朱天龙因盗牛罪被判刑一年,出狱后洗心改面,重新做人,做起了收购小辣椒的生意。这天夜里,他放在楼上的小辣椒被盗了几麻袋,价值两千多元。第二天早上,朱天龙过来找刘善:“咱们是邻居,昨晚我家楼上的小辣椒被盗,你肯定听见盗贼的脚步声了。”可刘善却说没听见。朱天龙觉得不可能:“你不是听觉发达吗?”
刘善说:“我确实没听见盗贼的脚步声,不过我凭着其它感觉知道是本村人所为,也知道他是谁。”朱天龙赶紧问那人是谁,刘善却说:“我看你也别问他是谁,也别报警了,都是乡里乡亲的,私了行吗?晚上我让他把偷走的小辣椒送到我家,你再过来拿,好吗?”
朱天龙想了想,说:“好吧,如果这样的话,我就不追究了。”
当天晚上,刘善找到本村人张青皮,说朱天龙家的小辣椒是他偷的,让他今晚把赃物归还原主,朱天龙已经答应了不报警。如果惊动公安机关,那是要坐牢的啊!
张青皮一下子傻掉了,朱天龙家的小辣椒确实是他偷的。他知道刘善跟朱天龙是近邻,又知道刘善听觉发达,在行窃时就没敢穿鞋子,赤脚走路,没弄出半点声响啊,可刘善怎么会知道是他呢?
刘善笑着解释说:“你只知道瞎子的听觉发达,却不知道瞎子的嗅觉也同样发达啊!”刘善虽说没听到张青皮的脚步声,却闻到了他身上的气味。刘善说,只要是本村人,不管是谁,他都能根据那人身上的气味分辨出他是谁。
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张青皮把昨晚从朱天龙家偷来的小辣椒送到了刘善家,待他离去后,刘善又去把朱天龙叫过来,对他说人家把赃物给送来了。朱天龙过来一看,对刘善佩服得五体投地。
过了没多久,村上有个叫白世信的人的岳父死了。他和妻子一起去岳父家办丧事,晚上没回来。第二天早上,村上人发现他家的门被撬了,一边赶紧通知白世信回来,一边打电话报警。
有人说,何不把刘善叫过来,先让他到现场看看?有人说算了吧,白世信家在村北头,离刘善家半里远,刘善就是耳朵再灵、嗅觉再敏感,也听不见闻不见啊。又有人说,那可不一定,平时村上谁家来了客人,刘善第一个先知道,他能闻见生人味呢。
“能闻见生人味又怎么样?贼已经走了啊……”
争论归争论,但还是有好事的人把刘善给请来了。刘善在白世信家里转悠了十来分钟,刚刚从屋里出来,派出所的民警也赶到了。刘善跟民警说:“从屋里残存的气味判断,盗贼来自松树坡村。”
民警笑了,觉得刘善的话有点玄乎,松树坡村离这儿十多里远,他怎么能知道盗贼来自松树坡村,而不是来自其他村子呢?刘善接着说:“来自松树坡村的人,身上都有一股燃烧过的松针味。”